移印技术简介
第一章 移印简介1、什么是移印
1.1移印的定义
移印属特种印刷方式之一。它是把所需印刷的图案先利用照像制版的方法,把钢版制成凹版再经由特制硅胶印头转印在被印物上,能够在不规则对象表面上印刷文字、图形和图像,现在正成为一种重要的特种印刷。例如,手机表面的文字和图案就是采用这种印刷方式,还有计算机键盘、仪器、仪表等很多电子产品的表面印刷,都以移印完成。
移印工艺十分简单,采用钢(或者铜、热塑型塑料)凹版,利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曲面移印头,将凹版上的油墨蘸到移印头的表面,然后往需要的对象表面压一下就能够印出文字、图案等。
1.2移印的原理
移印原理:先将设计的图案蚀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蚀刻板涂上油墨,然后,通过硅胶头将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转印到被印刷物体上。
具体移印的过程如下:
1.当移印头向前移,拨油棒把图案蚀刻注满油墨。
2.当移印头向后移,刮刀把钢板上多余的油墨刮去,只剩下图案上的油墨。
3.移印头压在蚀刻上,把图案抽起。
4.移印头移前到印刷位置,而印板在同一时间再次注满油墨。
5.移印头压到产品表面,配合其它形状,把油墨传放到产品上。
6.由于硅胶的特性,当移印完后,胶头便会恢复原形。
图1.1.1 移印流程
于蚀刻板(钢板)上涂油墨的方法:于蚀刻板上涂油墨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将油墨喷涂在蚀刻板上,然后用一把可伸缩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这时,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而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
吸油墨与印产品:胶头吸上蚀刻板上的大部分油墨后上升,此时,这层油墨又挥发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未干的油墨表面更利于被印刷物体与胶头的紧密结合。胶头的造型要能产生一个滚压动作,以排尽蚀刻板与油墨表面的多余空气。
在生产过程中油墨和胶头的配合最理想的情况是蚀刻板上的所有油墨全部被转印到被印物体上,在生产过程中(接近10微米或0.01毫米厚的油墨附着被转印到基质上)胶头印刷容易受空气、温度、静电大小等影响。如果从蚀刻板到转印胶头,到基质的整个过程中,挥发速度和溶解速度正好控制在平衡状态,那么才算是进行了成功的印刷。如果蒸发太快,油墨被吸收前就已干涸。如果蒸发太慢,油墨表面尚未形成胶状,不易使胶头和基质附着。
1.3移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移印是特种印刷技术,在小面积、凹凸面的产品上面进行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制版是印刷的前奏,移印制版是采用凹版的制版技术和腐蚀标牌的技术结合起来的。酸腐蚀的操作过程容易掌握,成本低,尽管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仍为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钢板必须具有精细的组织结构,表面光洁度要足够高。前者保证腐蚀后的图文边缘的整齐性,进而确保网点结构的完整,使印刷图文的修边锐利度和色彩还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后者保证刮墨的干净程度以及耐印率。
树脂版应用到移印工艺上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得到重视。树脂版以尼龙感光胶为主,浇铸在锌版表面,类似于不干胶商标上面使用的树脂版。尼龙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感光固化后能够胜任刮刀的反复摩擦。使用树脂版的优势首先是容易获得极为精细的网点,在印制精美的小型物品时,采用树脂版是首选。
目前移印钢板的制作以使用添加保护剂的硝酸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为主。这种腐蚀用的酸气味很难闻,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钢板腐蚀后的显影多是采用以过氧化氢为主体的化学溶剂,对人的皮肤也有一定损害。所以在欧洲国家早已明令禁止。他们开始使用树脂版或者用激光雕刻来制版。
移印油墨目前仍然以溶剂性油墨为主,移印油墨的干燥速度更快也更稳定,触变性更好。移印工艺的墨层是比较薄的,要想获得较醒目的字迹,油墨中的颜料纯度更高,细度更细,这些都是制造移印油墨的难点。国内的油墨生产近来出现非常迅速的发展,比较突出的有中山中益油墨有限公司、杭州科望油墨有限公司、深圳美丽华油墨有限公司等。
UV移印油墨要求移印胶头对油墨中的丙烯酸树脂单体的转移性好,一般来讲,移印胶头是由硅橡胶制造的,硅橡胶和丙烯酸树脂单位单体的亲和力很差,转移效率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溶剂性油墨必须添加必要的填料来改善印迹的修边整齐性,但是,UV移印油墨中不能添加过多这样的填料,除了会影响固化效率外,油墨的透明性将很难保证:在研制UV移印油墨时,保证颜料的色浓度高但又保证透明性好、转移性好是难点。
移印机的发展:由传统的开放式移印机向油盅式移印机转变。溶剂性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到空气中会被人的呼吸系统捕获,而且多数都对人体有害,为保护人生安全德国最早生产出从切断溶剂挥发的途径来控制溶剂的挥发的移印机,这就是油盅式移印机。它和传统的开放式移印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供墨方式的差别。油盅式移印机的供墨部分使用反扣在移印印版上面的装有油墨和溶剂的油盅来不断为印版供墨,由于溶剂的挥发得到控制,油墨在使用过程中的粘度和干燥速度的变化趋于稳定,更利于获得均匀一致的印刷质量。
由油盅式移印机向UV移印技术的发展。油盅式移印机也并没有绝对杜绝了环境损害。油盅中封闭的溶剂一部分在油盅内部达成动态平衡,另一部分要随着颜料和树脂一起转移到产品表面,溶剂最终还是要挥发到空气中去,油盅的主要作用是把油墨中溶剂的挥发变成了有效的挥发而已。无论是装墨调试过程还是清洗过程,我们还完全排除不了溶剂的挥发。所以,油盅式移印机迟早要面对UV移印技术的挑战。UV技术它使用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感光油墨取代长期以来的溶剂性油墨。相关的技术只需稍微修改即可投入生产,例如,移印涉及的产品比较小,设置小型化的固化装置就很容易实现,印前处理、印刷系统和固化装置一体式的移印机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相信最近几年将是UV移印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的关键期。
移印机技术新亮点:移印机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应该是业内共识,这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也是移印技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的必然要求。
目前自动化程度高的移印机比较普遍的是转盘式输送的移印机,在印刷过程是完全自动的,但是在安放工件和取下工件的过程仍然依靠手工。自动化程度爱到影响。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在考虑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方面的对策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即使是这样的移印机要想完成真正的自动化印刷也要面临不少挑战。
卷筒纸的移印机:任何印刷工艺都面对两种输纸方式:一种是单张纸,一种是卷筒纸。唯一只有移印工艺中没有印刷卷筒纸的机器。前文已经谈过,移印技术是唯一没有和纸张印刷融合的技术,如果说移印工艺在纸张方面确实没有优势的话,应该主要归因于纸张幅面很大的时候。像常规不干胶纸张那样类型的印刷用移印工艺也许不是痴人说梦。它在纸张方面印刷图文不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它的印刷面积很小,相比树脂版不干胶印刷机,移印卷筒纸机制造难度小,操作更方便,机器价格更低。从技术角度来讲,既然网版印刷能够用在卷筒纸的印刷,那么移印用在卷筒纸上就更没有问题了。有些厂家正在着手研制单色的卷筒纸移印机,估计1年内会有样机面世。
带有清洗装置的移印机:日本最早在移印机上面加装了胶头清洗装置,改善了印刷质量。在印刷过程中,由于胶头表面的油墨不可能完全转移到印刷品上,树脂残存的油墨会逐渐改变胶头表面的图文痕迹边缘,引起清晰度的下降。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改善胶头的脱墨能力;另一个是加装胶头清洗装置。胶头清洗装置的特点是:在移印胶头退回的过程中比普通的移印机多了一个在胶纸上面印刷的动作,其表面残余的油墨会被清除。
套印准确的多色移印机:传统的转盘式移印机生产效率要高一些,但是套印精度要差一些,不要说精细的网点印刷完成不了,就是要求稍微高一点的色块套印也不是容易的事。这与它本身结构的缺陷有关。2003年,日本率先推出1台新型四色移印机,这种多色移印机的运动形式和传统的多色移印机结构截然不同;它由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四组胶头系统构成印刷装置,每印一次转动90°;由围绕另一个回转中心转动的四组印版系统构成供墨装置,每印刷一次也转动90°,每一组胶头只和固定的印版接触,套印非常准确。这种移印机使用两个精密旋转气缸分别控制胶头系统和印版系统的旋转,结构紧凑,动作协调,几乎没有机构加工的部件,所以套印效果很好。
2、移印油墨
2.1油墨的组成
油墨包含连接料、颜料、溶剂及助剂。连接料包含一种或多种树脂,树脂在大多数情况下为粉状,必须溶解在适当的溶剂或混合溶剂中。树脂的选择和合成决定油墨的印刷特性,如对承印物的转移和附着力,光泽度和耐化学性。
溶剂是移印油墨干燥速度的决定性因素,同时对印刷速度、附着力等都是影响因素。慢干剂对移印的影响不是太大,因为移印的速度很快,只有在使用快干油墨时需要。慢干剂蒸发较慢,因此对印刷不会有太大影响。
稀释剂包含在溶剂中,稀释剂与油墨混合可获得理想的粘度,这样便于油墨转移。颜料反映出油墨的色调并决定其底色,可分成有机和无机颜料,要求颜料不含重金属。
助剂一般为少量使用,其作用是调节油墨的特性。助剂种类有流平剂、增厚剂等。不管是哪一类油墨,应该是每次用多少配多少并充分混合,为了保证可印粘度,移印中应适当调整油墨,保证移印的持续进行。
由于在涂装部分对这方面已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
2.2移印油墨必备特点
移印油墨由于其施工手法同烤漆不同,所以为配合其独特的施工方法其油墨还存在油漆不同的特点,主要特点如下:
1.黏性强(对印刷表面)。
2.良好的流动性,有些油墨成浆状,无法在油盅或油盆内流动。
3.当调薄水随着油墨给拿起而蒸发掉时,能发挥其黏性。
4.色素要微细,以便令光泽更明显及降低透明度,正常油墨的厚度于一般印刷为7微米。
5.油墨光泽不能受印刷表面影响而改变。
6.要快干但仍不改其黏性。
要获得理想的印刷效果,必须使用可移印的油墨。因为移印每次转移的油墨量少,因此要求油墨的色含量要高。油墨的特性如下:易操作;储存期长;不危害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易清洗;附着力好,材料不需预处理和后处理;色浓度大;遮盖性好并且油墨细腻;短丝头,不拉丝;快干;低于承印物表面张力及理想的粘度;对各种承印物的
Re:移印技术简介2
应用广泛。对印刷要求有以下不同:印刷面要求有哑面、半光、光面、或高光;油墨耐化学性,耐紫外光;耐划擦或耐盐水;印刷面需透明或遮盖性好。2.3油墨类型
油墨根据其固化时的反应方式可分为:物理干燥型油墨(单组分)、化学固化型油墨(双组分)。前者固化过程只是由稀释剂不断挥发的过程,其油墨的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特点是固化速度慢,不需要其它介质,有时为加速其固化进程常采用烤炉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后者是双组分在固化过程中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进行的,其特点是速度相对较快。
油墨根据其固化方式可分为:热固化型油墨、UV固化型油墨。热固化型主要是通过加热来加速其固化进程的,有的热固型油墨一般为双组分油墨,这种油墨的树脂连接在室温情况下不会发生,只有在高温条件下进行。UV固化型油墨是靠UV灯管发射出的紫外能来加速其固化的。移印油墨的转移主要依靠溶剂蒸发,蒸发使油墨膜粘结,同时调整油墨的附着力。通过油墨膜层的转移来达到良好的遮盖力。UV油墨中由于缺少溶剂,不可改变油墨膜层,这种转移为“水转移”,且转移较难。UV固化油墨的应用领域一般为高质量移印。UV油墨的优点:钢模板上油墨不干燥;质量有保证;对钢模磨损少;干燥速度快;不含溶剂。UV油墨的缺点:能量要求高;清洁胶头的要求高;粘性要求不如溶剂型油墨;精细度印刷不如溶剂油墨。
油墨根据其组成成份可分为:单组分油墨和双(多)组分油墨。单组分油墨加入稀释剂可获得理想的印刷粘度,干燥方式为物理蒸发型,一些热塑性承印物如PS、PC、PVC会有轻微溶解发生这种溶解使油墨与承印物发生直接粘结,因此耐刮擦,附着力好。双组分油墨的耐化学性更高,一般油墨中需要加入硬化剂,但必须注意在印刷前加入,如果加入时间太长则效果不好。另外是否完全干燥取决于周围的温度,室温20度环境下干燥需要几天,因此不要过早进行耐刮擦及附着力测试。
第二章 移印工艺
1、移印流程
1.1全检
针对来料素材存在较多赃污的产品,sop中明确规定需要在移印前增加全检工站,以减少重工,提高效率。
1.2擦拭
针对金属件,由于转至移印时经过流程很多,表面存在着油污或赃污,使得移印以后表面存在移印后脱墨现象,或移印上油墨以后测试附着力NG的情况.所以针对金属件,大多数都增加了擦拭工站。
1.3移印
移印可分为移印色油与移印UV油墨两种。
套色需要移印完色油以后需要烘烤或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再移印,这主要是根据油墨的性能来确定.如:快干油墨不需要烘烤就可以继续套色油或移印UV油墨,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移印完UV油墨以后需要进行UV固化。
1.4终检
终检是判定移印产品外观的一个工站。如赃污、毛丝、印刷不全等。该种不良可能为移印制程引起,也可能在移印来料就有问题。
1.5贴保护膜
贴保护膜是响应客户要求,而对移印产品起一个保护作用。
1.6贴条形码。
贴条形码是为了响应客户要求,对生产的产品起一个标志的作用。
1.7装PE袋
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产品,若是直接出货给客户,大多都需要装上PE袋出货给客户,这样可起到防止产品出现划伤等不良,起到保护的作用。
1.8包装
包装分为良品包装以及不良品的包装,但无论是良品或不良品都需要包装。包装为出货作准备,并方便产品周转。
注意︰移印流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生产需要,出现异常问题时,需要增加工站或调整参数才能解决问题时。可灵活调整。
2、移印重要参数
2.1温度与时间
烘烤温度与时间决定于油墨性能,快干性油墨可以在常温下达到快速固化的目的,烘烤以后缩短固化时间。而高温固化油墨比较容易在高温下达到固化,油墨没有固化,附着力不容易达到要求。
2.2 UV灯强度
UV固化材料的物理性能实质上是受用来固化它们的烘干系统的影响的。预期性能的获得,不管是保护胶、油墨、还是粘合剂,将依赖于这些灯管的参数、设计和控制的方法。UV灯四个关键的参数是:
1. UV辐射度(或密度)
2. 光谱分布(波长)
3. 辐射量(或UV能量)
4. 红外辐射。
相对于最大辐射度或辐射量,以及不同的UV光谱,油墨和保护胶将会展现出很大不同的特性。鉴别不同的UV灯管特性并使它们与可固化材料的光学特性相匹配的能力,扩展了把UV固化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生产过程的范围。
有许多固化系统的光学和物理性能(除它本身的组成之外)影响固化效果,从而导致了UV固化材料外观特性(performance)的不同。被固化材料的特性
一只UV灯管的效率,决定于发射光子进入可固化材料以启动光可触发分子的难易程度。UV固化决定于光子—分子的碰撞。光可触发分子通过材料均匀地扩散,但光子却不同。除UV光源的特质外,被固化的薄膜还有光学及热动力学特性。它们与辐射能量互相作用,对固化的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光谱吸收率:能量是物质在逐渐增加的厚度内吸收进波长的作用。表面附近吸收的能量越多,意味着深层得到的能量越少。但这种情况随波长的不同而不同。总的光谱吸收率包括所有来自于光触发剂,单分子物质,齐聚体以及添加剂包括颜料的影响作用。
(2)反射和散射:相对与吸收,光能更多地是被物质(或在物质内)改变方向;这一般是由于可固化材料中的基质材料和或色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减少了到达深层的UV能量,但却改进了在反应之处的固化效率。
(3)光学密度:与吸收相似,它由“不透明度”和薄膜的厚度两个因素构成;包括吸收和散射的光稀释作用;用一个单独的数字来表示,而不是作为光谱的分布。
(4)扩散性:一个热动力学特性包含特定的热量,传导性和密度;材料“扩散”、接受热量的能力;影响由表面骤然进入的红外能量而导致的薄膜和基质的温度的升高。
(5)红外吸收率:温度对固化反应的速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尽管反应中的温升也对温度有作用,但来自于UV灯管的辐射(radiant IR)才是表面热量的根本源头(不是从周围的空气或大气中传输的热量)。过大的温度升高是影响固化过程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光学厚度涂层和油墨由于不透明度或色彩强度是我们需要的特性这一事实,油墨和颜料涂层提出了特殊的问题。粘合剂通常也提供相对厚的薄膜。不同于一个薄膜的物理厚度,它的光学厚度是非常重要的。当光能穿进或穿过一种材料时,它的减少是由Beer—Lambert来描述的—在薄膜的上层没有被吸收也没有被反射的光能将穿送并到达薄膜的底层。
一.光谱吸收性的意义
物质的吸收性随波长的不同而不同。很显然,短的UV波长(200~300nm)会在表面被吸收而根本达不到底层。一般地说,薄膜的厚度是被限制的,对于基质,粘合力才是应具有的首要特性。
即使是光可触发剂也会吸收它所敏感的波长能量,从而阻碍该波长到达深层的光可触发分子。一种光可触发剂对于清漆涂层适用,但对于油墨也许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对于油墨,对应于较长波长的光触发剂才是较好的选择。除物理厚度外,光谱吸收性的另一个作用是光学厚度。一个薄膜不可能在一种波长下其光学厚度是厚的,而在另一种波长下是薄的。即使清漆涂层短波长(200~300nm)下的光学厚度也是倾向于较厚的。
Re:移印技术简介3
当被固化的产品在UV可固化材料之上包含一层“透明”材料时,其吸收性便阻碍了光能。这是层压法、透镜粘合、药品装配,当然,还有DVD粘合,所常用的。了解“透明”材料的光谱传播特性,以选择穿过它们进行固化的最有效的光谱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长波长UV灯的选用,结合长波长的光触发剂,是通过象PC这样的材料进行成功固化的关键。
二.波长的重要作用
大多的UV固化包含了两种范围的波长同时工作(假如包含IR,3个)。短波长工作于表层,长波长工作于油墨或涂层的深层。这个定理是由于短波长在表层被吸收而不能到达深层的结果。短波曝光的不足会导致表面发粘;长波能量的不足则会导致粘附不良。每一个配方和薄膜的厚度都会从一个恰当的短、长波长能量速率中得到益处。
最基本的汞灯在这两个范围内发射能量,但它在短波长下的强烈发射使它特别适合于涂层和薄油墨层。高吸收性的材料,比如粘合剂和丝网油墨,它们的配方更适合于使用长波光触发剂的长波固化。用来固化这些材料的灯管,包含了添加剂以及汞,这种灯在长波UV下发射的UV更多一些。这些长波灯管也辐射一些短波能量,从而足以应付表层的固化。
许多极特殊的应用,比如对大量含有氧化钛这种颜料添加剂的材料进行固化,或需要穿过塑料或玻璃进行固化,就必须长波固化,因为这些材料几乎完全阻碍了短波。
三.UV灯的参数特性
影响固化的UV灯性能,可以完全准确地用四个特性联系起来:UV光谱分布,辐射度,辐射量和红外辐射。
1. 光谱分布它描述作为灯管发射波长功能之一的相辐射能
能量或到达表层的辐射能量的波长分布。它常用一个相关标准化的术语来表达。为了显示UV能量的分布,可以把光谱能量合并为10nm的频谱带以形成一个分布表。这样便允许不同UV灯之间的对比以及更易于光谱能量和功率的计算。灯管生产商们公布它们产品的光谱分布数据。
在线检测使用多谱带射线探测仪来使光谱辐射度或辐射量特性化。他们通过对在相对狭窄(20~60nm)的频带中的辐射能量的采样以获得对光谱分布有用的相对信息。由于不同厂商的射线探测仪的构造不同,对它们做相互比较是有可能的,但很困难。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标准以使型号、厂家之间进行比较。
2.UV辐射度(Irradiance):辐射度是到达表面单位面积内的辐射功率。辐射度,以每平方厘米瓦特或豪瓦来表示。它随灯管的输出功率、效率、反射系统的聚焦以及到表面的距离不同而不同。(它是灯管及几何形状的特性,故与速度无关。)直接置于UV灯下的高强度、峰值聚焦功率参考为“峰值辐射度”。辐度包括了所有有关电源功率,效率,辐射输出,反射率,聚焦灯泡尺寸及几何形状的因素。
由于UV可固化材料的吸收特性,到达表层以下的光能量要比表层的要少。在这些区域的固化条件可能有显著不同。光学厚度厚的材料(或者高吸收性,或者物理结构厚,或者两者有之)可能会减少光效率,从而导致材料深层的固化不充分。在油墨或涂层里,表面较高的辐射度会提供相对觉高的光能量。固化的深度更多地是被辐射度影响而不是较长的曝光时间(辐射量)。辐射度的影响对于高吸收性(高不透明度)的薄膜更重要。
高辐射度允许使用较少的光触发剂。光子密度的增加增多了光子—光触发剂的碰撞,从而补偿了光触发剂浓度的减少。这对于较厚的涂层会有效,因为表层的光触发剂吸收和阻碍了同一波长到达深层的光触发剂分子。
2. UV辐射量
到达表面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辐射量表示到达表面的光子总量(而辐射度则是到达的速率)。在任一给定光源下,辐射量与速度成反比而与曝光的数量成正比。辐射量是辐射度的时间累积,以每平方厘米Joules或转mili Joules表示,(遗憾的是,没有有关辐射度或光谱内容换为以辐射量测量的信息,它仅仅是被曝光表面能量的累积。)它的意义在于它是唯一包括了速度参数和曝光时间参数的特性显现。
3. 红外辐射密度:红外辐射主要是由UV源的石英泡发射出来的红外能量。红外能量和UV能量一起被收集并聚焦在工作表层。这决定于IR的反射率和反射器的效率。IR能量可以被转换为辐射量或辐射度单位。但通常,它所产生的表面温度才是被注意的重要之处。它所产生的热量可能有害也可能有益。
结合UV灯解决温度与IR之间关系的技术有许多。可以分为减少发射,传送和控制热量移动。发射的减少通过使用小直径的灯泡来实现,因为正是hot quartz的表面区域发射几乎所有的IR。传递的减少可通过在灯管后面使用分色的反射器(cold mirror)来实现;或在灯管与目标之间使用分色窗(hot mirror)。热量移动降低了目标的温度—但仅仅是在IR已引起了温度升高之后—可使用冷气流或散热装置来控制热量的移动。IR能量的吸收由材料本身决定—油墨、涂层或基片。速度对由入射的IR能量及工作表面吸收的能量引起的温度有重大影响。过程越快,被吸收的IR能量越少,引起温度升高。可通过改进效率来加快生产的过程。
a.移印层膜厚
色油移印层太厚,烘烤时间加长,UV层油墨太厚,固化困难,常导致附着力、耐磨耗以及耐溶剂出现异常。
b.油墨配比
油墨配比直接决定油墨移印后的性能。因为油墨的不同配比,决定着不同的移印效果,一般按照该家油墨供货商提供的油墨配比执行,当供货商提供的油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重新开发油墨,寻找新的供货商。
c.稀释剂的加入量
稀释剂的加入量直接影响到移印膜厚,加入太多,移印膜厚变薄,移印图案容易出现性能不过。加入的稀释剂太少,移印膜厚增加,移印容易出现缺墨等不良现象,移印的产品烘烤时间过长或UV油墨较不容易固化。
3、移印常见缺陷以及处理
3.1.缺陷与排除方法
移印工艺和丝网印刷一样,对承印物材料都广泛的适应性,因而在特种印刷行业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现将移印工艺常见的质量问题作一简单总结,以供参考。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办法︰
3.1.1所印物表面有油腻、灰尘,致使油墨不能完全转移。
处理:在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
3.1.2胶头硬度太软。
处理︰选择较硬的胶头
3.1.3印迹模糊︰
A.印物表面带有静电。
处理︰用静电消除器消除静电或在油墨中加入抗静电剂
B.胶头形状不对。
处理︰胶头形状应与承印物表面形态基本吻合
3.1.4油墨太稀。
处理︰在油墨中加入适量的原墨
3.1.5有桔纹
A.板图文边缘粗糙。
处理︰重新腐蚀钢板
B.油墨粘度太大。
处理︰加入稀释剂,调整油墨粘度
C.油墨搅拌不均。
处理︰开机前应有充分的匀墨时间
3.1.6有气泡︰
A.机器运行速度太快。
处理︰降低移印机运行速度
B.头压印时空气排除不净。
处理︰选择底郡较尖的胶头
C.胶头形状不对。
处理︰尽量选择胶头能够印刷完整图案时压缩量为10mm的胶头形状
D.头硬度太软。
处理︰远掸较硬的胶头。
3.1.7图文变形过大︰
A.版胶卷未作预变形处理。
处理︰根据承印物形状和变形趋势,在制作胶卷时拉伸、压缩,增大、减小图文。
B.定位夹具设计不合理。
处理︰承印物放在夹具上应保证胶头压印时具有较小的变形
C.移印印版与胶卷贴合时不紧密。
处理︰更新晒版。
D.板腐蚀问题。
处理︰更新制版。
E.定位夹具制作精度差,承印物有松动现象。
处理︰承印物在夹具上的定位不能发生明显的位移。
F.分色片重复精度差,致使钢板重复精度差。
处理︰重新晒版。
3.1.8套印不准︰
A.移印胶头出现塑性变形。
处理︰移印胶头制作过程固化不充分、应重做胶头。
B.多色移印机套准精度差。
处理︰移印机套准误差应控制在0.10mm以下。
C.气压不稳定。
处理︰稳定气源压力。
3.1.9针孔
A.承印物表面落有尘埃颗粒。
处理︰印刷前要对承印物进行表面处理。
B.脏污。
处理︰对油墨进行过滤。
C.油墨太稀,树脂连结料析出。
处理︰再加入适量原墨搅拌均匀。
3.1.10油墨层光泽度差︰
A.油墨变质。
处理︰更换油墨。
B.油墨本身光泽度差。
处理︰在油墨中加入亮光连结料或在承印物表面再涂一层光油。
C.油墨太稀。
处理︰加入油墨,改善油墨粘度过。
D.油墨本身附着力差。
处理︰更换油墨。
3.1.11油墨层不耐摩擦︰
A.UV油墨固化不完全。
处理︰在UV固化时应减低固化速度,延长固化时间。
B.双组分油墨配比比例不正确。
处理︰严格按说明进行调配。
C.所印物表面性质与油墨抵触。
处理︰对承印物表面进行脱脂、粗化、氧化、腐蚀处理。
3.2一些故障及解决对策
3.2.1干燥不好、光固化不彻底、表面发粘
主要原因:
1.外光强度不够。
2.灯管老化、强度减弱。
3.UV光油贮存时间过长。
4.不参与反应的稀释剂加入过多。
5.机器速度过快。
解决办法:在固化速度要求小于0.5s的情况下,必须保证高压汞灯的功率一般不低于120w/cm,灯管要及时更新,不要等坏了再换。必要时加入一定量的UV光油固化促进剂,加速干燥。
3.2.2印刷品表面UV光油涂不上、发花
主要原因:
1.UV光油粘度小、涂层太薄。
2.油墨中含调墨油或燥油过多。
3.油墨表面已晶化。
4.墨表面防粘材料(硅油、喷粉)多。
5.涂胶网辊太细。
解决办法:对要求UV上光的产品印刷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创造条件,上UV光油时适当涂厚些,必要时可通过上底油或更换特殊光油来解决问题。
3.2.3 UV上光涂层有白点和针孔
主要原因:
1.涂层太薄。
2.网纹辊太细。
3.非反应型稀释剂(如乙醇)加入量过多。
4.印刷品表面粉尘等较多。
解决办法:生产环境及印刷品表面均应保持清洁,增加涂层厚度。也可加入少量平滑助剂。稀释最好采用参与反应的活性稀释剂。
3.2.4表面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桔皮现象
主要原因:
Re:移印技术简介4
1.UV光油粘度过高。2.布辊太粗不光滑。
3.压力大小不均匀。
4.涂量过大。
5.UV光油的流平性差。
解决办法:降低UV光油粘度、减少涂布量。压力调整均匀。涂布辊应磨细、磨光。可加入光量流平剂。
3.2.5 UV光油附着力不好
主要原因:
1. 刷品油墨表面晶化。
2. 印刷油墨中的辅助材料不合适。
3. UV光油本身粘附力不足。
4. 光固化条件不合适。
解决办法:印刷工艺要提前考虑上光条件。已印好的产品需要涂上增强附着力的底油。
3.2.6 UV光油变稠、有凝胶现象
主要原因:
1. UV光油贮存时间过长。
2. 光油未能完全避光贮存。
3. 贮存温度偏高。
解决办法:注意UV光油的有效使用期并严格避光贮存。贮存温度以5℃~25℃为宜。
3.2.7 残留气味大
主要原因:
1. 燥固化不彻底。
2. 紫外光源不足或灯管老化。
3. UV光油抗氧干扰能力差。
4.UV光油中非反应型稀释剂加入过多。
解决办法:UV光油干燥固化必须彻底。并要加强通风,必要时更换UV光油品种。
3.3油墨一些附着故障的解决方案
3.3.1 UV油墨附着力促进剂有何作用?
UV油墨对承印物附着力较差时,加入该助剂可以提高其对承印物的附着力,加入量一般不超过3%。
3.3.2 UV油墨固化不彻底、表面发黏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解决?
(1)灯管老化。柔性版UV油墨吸收200—400nm波长的紫外光,一般功率要大于150W/cm才能彻底固化,目前使用的中压汞灯,平均使用寿命在1000~1500小时,随着灯的使用电极逐渐分解,灯管内壁产生沈积,透明度和紫外光的透过率逐渐减弱,因此要定期对灯管进行检测,及时更换灯管。
(2)光源功率不够。印刷速度快也是造成UV油墨固化不彻底、表面发黏的原因。此时可降低印刷速度或增大光源功率。
(3)UV油墨本身固化速度慢。可加入光固化促进剂、降低印刷速度或找油墨供货商解决。
(4)有些厂家使用乙醇来稀释UV油墨,而过量的乙醇会影响光固化程度,造成光固化不彻底、表面发黏。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乙醇稀释,如需要降低油墨黏度,可使用UV油墨稀释剂。
3.3.3 用UV油墨印刷PE,BOPP、PET等薄膜时,为何会出现附着力不理想的现象? 如何解决?
(1)膜表面电晕处理程度不够。一般表面张力要达到3.8 x 10N-2/m以上,才能使油墨获得很好的附着力。
(2)UV油墨固化程度不够。因此必须保证UV油墨彻底固化。
(3)UV油墨收缩性大影响附着力。加入一定量的单官能活性稀释剂或少量填料,可提高附着力。此外,加入UV油墨附着力促进剂,可提高UV油墨与承印物的物理吸附,从而提高附着力。
3.3.4如何解决UV油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差的问题?
(1)UV油墨见光或遇热易发生交联,因此在使用中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也不能在高于30℃的环境中长期存放,一定要在16—28℃以下通风、避光保存。
(2)为了提高光固化速度加入过量的光引发剂,也会影响UV油墨的稳定性。因此应避免加入过量的光引发剂。
(3)不同厂家生产的UV油墨混合使用不当也会造成UV油墨稳定性的变化。因此在油墨需要混合使用时,必须先做试验,无任何反应时才能混合使用。
第三章 移印设备
1、移印机的种类
移印机种类繁多(见表3.1.1)
表3.1.1移印机的种类
型号 移印机颜色数量及种类 钢板面积(mm)
EASY-MINI 单色座台型 100*100
EASY-MINI/B 单色连柜型 100*100
EASY-MINI 2/B 单色双头连柜型 100*100
EASY-MINI 2/S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100
EASY-P1 单色连柜型 100*150
EASY-P1/2H 单色双头连柜型 100*150
EASY-P2/S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150
EASY-P2/C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8位运输带 100*150
EASY-S1 单色连柜型 100*150
EASY-S1/2H 单色双头连柜型 100*150
EASY-S2/S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150
EASY-S2/C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8位运输带 100*150
EASY-S4/S 四色连机柜
附设127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150
EASY-S4/C 四色连机柜
附设127mm中心16位运输带 100*150
EASY-M1 单色连柜型 100*200
EASY-M1/2H 单色双头连柜型 100*200
EASY-M2/S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200
EASY-M2/C 双色连机柜
附设150mm中心8位运输带 100*200
EASY-M4/S 四色连机柜
附设127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200
EASY-M4/C 四色连机柜
附设127mm中心16位运输带 100*200
EASY-M6/S 六色双气筒印头连柜机 附设127mm中心左右穿梭装置 100*200
EASY-M6/C 六色连柜机 附设127mm中心18位运输带 100*200
EASY-M8/C 八色双气筒印头连柜机 附设127mm中心22位运输带 100*200
EASY-L4/C 四色双气筒印头连柜机 附设127mm中心16位运输带 100*300
EASY-L6/C 六色双气筒印头连柜机 附设127mm中心22位运输带 100*300
2、移印机的组成(见图3.2.1,3.2.2,3.2.3)
图3.2.1移印机的组成
1.计算机控制板 2.机体 3.印头架 4.机头升降手柄 5.转盘管位 6.转盘 7.加热器 8.工作台升降锁紧螺钉 9.工作台前后调节螺钉 10.脚制开关 11.避震与调节平衡橡皮器 12.刀盘 13.油墨盘 14.独*立调节油盘座 15.工作台升降平台 16.丝杆 17.工作台升降轮子 18.丝母托架.
图3.2.2 移印机的组成
1.印头吸油深度调节螺母 2.活动头前后运行导杆 3.刀片刮油深度调节螺母4.油扫扫油深度调节螺母 5.吹风风量调节器 6.转盘回转速度调节螺丝 7.印头上升调节螺丝 8.刀片向后刮油速度调节螺丝 9.印头下降速度调节螺丝 10.油扫向前扫油速度调节螺丝 11.转盘进级速度调节螺丝 12.供气接头 13.整机供气气压大小调节把手. 14.排水针阀 15.急停阀 16.印头移印深度调节螺丝 17.落刀气筒 18.刀盒回升弹簧 19.黄油嘴 20.印头锁紧装置 21.油扫夹 22.关柜门制 23.开柜门制 24.机柜门.
图3.2.3移印机的组成
1.刀片刮油起到位置调节螺母 2.起刀气制触碰轮子 3. 落刀气制触碰轮子 4.起落刀碰块 5.调节落刀位置油压缓冲器 6.工作台左右移动调节螺丝 7.油扫下落触碰调节螺丝 8.电源开关 9.保险丝 10.调节油盘角度螺丝 11.独*立调油盘前后移动调节螺丝.
3、移印机的安装,调试以及使用
本机适宜安装于环境清洁,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流动不大以及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的厂房(温度过高油墨容易挥发),位保障本机的精密度,在安装时不能大力撞击。
3.1调节机床平衡
每个避震橡皮器都有调节平衡螺母,分布在机座的四角,调节时先把橡皮器装上,再将上面一个螺母逆时针方向放松,再旋转下面一个螺母(顺时针方向旋转,平衡橡皮器向地下将下,反之上升)。待机床平衡后,把四个调节螺母上面的一个螺母分别顺时针方向旋转,防止平衡橡皮器松动。
3.2电源选择及接线
配用100V-120V或200V-240V两种电压,出厂前已根据用户当地所用电压连接好线路,减下图.a和c时110V和220V供电插头接点,b时地线.a. b两点连接位110v,b c两点连接位220v,若把220v改为110v,先将底部b c两点焊脱离,把b c两点用焊锡连接。
图3.3.1调试气压表
进气压力通常调节至5Bar,如发现指数偏高,可先将调至气(见图4.3.1)推上旋转,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指数,反之,反向调整,待调整刀所需的压力后,把调压把手搬至元位置,使气压保持在所需位置。
3.3调节起落刀行程开关(见图3.3.2,3.3.3)
图3.3.2刀行程开关
图3.3.3刀行程开关
3.4固定调节工件位置的方法
图3.3.4固定调节工件位置
3.5单色机工作台
把所需移印的工件或工件管位模用压板或压板螺丝固定在工作台的适当位置, (如图4.3.5),当试印后还需要变动工件或工件管位位置时摹刻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a) 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位置需要前后移动时,先松锁紧螺丝6.再旋转螺丝8,如顺时针旋转时,工件或工件管位模向前移动,反之,向后移动,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6拎紧。
b) 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需要左右移动时,先松锁紧螺丝9,再旋转螺丝7, 如顺时针旋转时,工件或工件管位模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9拎紧。
Re:移印技术简介5
c) 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位置需要前后移动时,先松锁紧螺丝4和5.然后根据需要,移动工作台的角度即可,待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4和5同时拎紧。图3.3.5单色机工作台
3.6左右穿梭装置
把所需移印的工件或工件管位模用压板和压板螺丝固定在工作台适当的位置(如图3.3.6),当试印后还需变动工件或工件管位模位置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处理。
图3.3.6左右穿梭装
a)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位置需要前后移动时,先松托板锁丝9.然后旋转螺丝10,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工件或工件管位向前移动,反之,向后移动,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9拎紧。
b)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位置需要左右移动时,先松托板锁丝7,然后旋转螺丝2,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工件或工件管位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7拎紧。
c)当工件或工件管位模角度需要变动时,先松螺丝8和12. 然后根据需要,移动工作台的角度即可,待位置选定后,再把螺丝8和12同时拎紧。
3.7运输带
移印机附设的运输带分为8位,16位,18位,22位,每位配有两个管位螺母,其规格为M5,可供压板螺丝做管位工件或工件管位模用,其位置以每位置的具体尺寸(见图3.3.7),工件或工件管位模可根据需要在每位的适当位置上安装紧固。
图3.3.7运输带
3.8移印机各关键部份
1)电制面板的组成.(见图3.3.8)
图3.3.8电制面板的组成
1. 急停制
顺时针旋转30度接通电源,按一下切断电源。
2. 快印制
3. 慢印制
当快印与慢印同时按下检数器即清数。
4. 电子检测数
显示移印之次数。
5. 辅助器移动制
控制运输带即左右穿梭装置等的运行。
6. 自动/暂停/记忆制
按一下自动运行,再按一下停止运行,并具有编程适记忆功能。
7. 活动头前后移动制
按一下完成前后扫油,刮油动作,再按一次停止运行,行前时按停会停再前面,运行再后面按停会停再后面。
8. 印头升降制
不论再前面或后面,按一下移印一次。
9. 活动头回后指示灯
10. 活动头行前指示灯
11. 辅助器回程指示灯
12. 辅助器移动指示灯
13. 移印头下印指示
14. 移印头下印指示灯
2)刀盒组装(3.3.9)
落扫深度调节螺丝(顺时针旋转油扫升高,逆时针旋转油扫下落,扫油量增加)
图3.3.9刀盒组装
1.杯头螺丝 3.压板尼龙 4.油扫活动板 5.油扫夹b 6.油扫夹a 7.油扫8.刀盒活动铜头 9.刀盒压力弹簧 10.刀夹连接板 11.刀夹b 12.刀夹a 13.刀片 14.落刷板弹簧 15.落刷挡板 16.尼龙介子 17.刀片深度调节螺丝 18.压紧弹簧 19.连接板浮动弹簧 20.铜套固定螺丝M8*20 21连接板铜套 22.尼龙辘架 23.尼龙辘
3)印头组装(见图3.3.10)
图3.3.10印头组装
1.印头架 2.印头上连接板 3.活动块(拗开可调节印头角度) 4.连接棒 5.印头下连接块 6.锁紧块(固定连接块) 7.杯头锁紧螺丝 9.木锁丝 10.胶头连接板 11.胶头
4)油盘组装
(1).A型油盘组装(3.3.11)
1.铝板垫块 2.油墨 3.油墨盘 4.锁紧螺丝 5.钢板
图3.3.11 A型油盘组装
(2).B型油盘(见图3.3.12)
1.杯头螺丝 2.压条 3.油墨 4.油墨盘 5.弹珠 6.垫铁 7.钢板 8.锁紧垫铁.9.锁紧螺丝
图3.3.12 B型油盘
5)独*立油盘座(见图3.3.13)
3.3.13独*立油盘座
1.左右运行调节螺丝 2.前后运行调节螺丝 3.锁紧块 4.油盘锁紧螺丝 5.角度调节螺丝 6.卡杯 7.前后运行调节螺丝
6)工作台组装(见图3.3.14)
图3.3.14工作台组装
1.管位锁紧压条 2.左右拖板 3.前后拖板 4.活动板 5.左右运行锁紧螺丝 6.前后运行调节螺丝 7.升降丝杆 8.升降手轮 9.升降导板 10.压条 11.升降平台 12.左右运行调节螺丝 13.角度调节螺丝
7)感应器的位置示意图(见图3.3.15)
图3.3.15感应器的位置示意图
注:上图编号1,2,3,4室代表四个感应制相对的位置编号,下图位感应制与遮光片最佳的工作位置。
A代表感应制 B代表遮光片 C代表感应中心点
4、移印机的保养及维护
1).每月必须一次注黄油于黄油嘴,使活动头导向杆保持润滑。
2).机座要放平,避免运行时机器摇摆。
3).压缩空气中水分要过滤干净,以避免进入气筒而降低气筒使用寿命。
4).每班工作完毕要切断电源,电器,并升起机头,把油墨,油扫,刀片清理干净,在钢板上加点机油或黄油,用纸板盖好。
5).经常拆排水针阀[见图二,16],以排掉过滤水。
5、易出故障及其防治
1).供电电压适中,电压太大,工作时有时易出现停机,电压太高,易烧毁电路板。
2).供气气压必须稳定,太低时机器动作不到位而自动停机,或者不能正常工作,太高容易产生冲击,振动。
3).在机器运行时调节印头深度[见图二,1,18]要小心,以避免损坏感应制。
4).调节刀片刮油深度[见图二,3],使刮油清楚为止,压力太大,钢板容易磨损及折断刀片。
A.感应器[见上图]出现数字时,表示感应器不正常,原因是感应制损坏或活动头不在正常位置,这样应做感应制损坏测试,先断开气路,将遮光片分别遮住2与三的中间[见上图],然后开启电源,这时检数器会显示OO 2O或OOO2O字样,这时用手依次推动滑动行位,使遮光片分别遮住1,3,4感应制,相应的数字会闪动(如果不闪动,说明哪个感应制油问题,最后遮住感应制2,检数器出现OOOOO字样,说明四个感应制正常.
2.加热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运输带的工作效率,但除了平时注意保养外,在下班前提前15钟关掉电源, 然后再关气制, 使加热器充分冷却,以提高使用寿命.
6、移印机可配附件
1).工业安全罩
2).脚制
3).避震橡皮器
4).台式移印机可配座地机架连接器
7、 UV固化设备
7.1.设备外形图
图3.7.1设备外形图
7.2设备的基本参数(见表3.7.1)
表3.7.1 UV的基本参数
序号 名称 参 数 单 位 备 注
1 输送面尺寸 L2700×W800×H750 mm
2 炉口尺寸 W800×H150 Mm
3 输送带速度 0.5~5 m/min
4 UV灯 功率4KW(80W/CM) KW
电 压670V V
极 距508mm mm
管 径22.5mm MM
UV灯变压器 输入电压380v V
输出电压670v
UV灯电容 参 数
5 输 送 网 孔径5×8线径¢1.2 Mm
6 输送带减速马达 1/2HP1:60
7 抽 风 1HP马达配10寸风叶
7.3设备的主要用途、功能和特点
7.3.1 UV原理
UV感旋光性涂料、油墨、接着剂、涂装或印刷于各种材料表面,经UV光照射产生光化学聚合的反应,瞬间内即硬化干燥完成。
7.3.2 UV光固化机用途
A涂装:适用于塑料、木材表面亮光涂装、纸面上光、塑料地砖、PU合成皮上光,光纤表面涂装家具,钓竿、球杆等。
B其它行业:网版印刷、平面印刷、凸版印刷、自粘商标、金属铝板、软硬PC、PVC、ABS、PS、压克力、特多龙、玻璃陶瓷、电子、零件、电路板等。
C接着:电路板CHIP零件、液晶片、端子封胶接着。
D注型:装饰用彩盘器具、装饰用配带品、钮扣、胸针、发夹等。
7.3.3主要功能
A本UV光固化机主要是为塑料外壳UV涂层固化设计。
B高洁度送风系统,使UV机在工件固化时处于正压状态,从而提高良品率。
C多路风冷却系统:UV灯因工人作时有热量产生,灯管因温度过高,缩短了使用寿命、工作会因温度过高而变形或烧坏UV灯管。但冷却过快,灯管会因温度底而使光照高度减弱。本机UV灯管采用吹风散热系统,室内下吸式抽风散热。每支灯管设有调节风门,确保UV灯管冷却及光照度风量要求。
D合理的灯光位置布局:因工件表面凹凸不平,光照产行死角,死角固化不良,本机3支UV灯管多方位照射角度,UV灯管高度、照射角度任意可调,克服了光照死角。
E UV灯管光照强度可调:
光照太强会引起工作变色,光照太弱工件固化不良,本机光照强度分强中弱,可满中不同工作及UV光固化涂料要求固化要求。
7.3.4 UV固化机特点
A.瞬时干燥高科技产品
B.省时省空间
C.采用UV干燥后使用加工物达到高硬度、高光泽、耐磨擦,耐溶剂的效果。
7.4设备的操作顺序
7.4.1操作前的准备:
A、为了确保UV机固化后质量要求,提高良品率,UV机放置于洁净室。
B、本设备只能让熟悉设备及了解它的危险性的人员操作及调试、保养、及维修。
C、使用操作作业人员必需穿带防紫外线工作服,调试、维修必需带好绝缘手套。
D、接通电源,检查电压是否符合机器要求,本机使用电源为三相五线制火线与火线电压为380V±10V,火线与零线间电压220V,机器外壳接地良好。电源五芯电缆线不得小于6平方毫米,地线不小于2.5平方米,地线要求直接接地。
7.4.2操作顺序:
A、接通电源,氢电源空气开关合上,电源指示灯亮。
B、风机启动: 按下抽风机启动开关,抽风机运行,指示灯亮,风量可用变频器调整,检查风机方向并检查风机有无异常响声。
C、UV灯管启动:待风机启动后,相继按下UV灯管启动开关,10秒后UV灯依次相继启动,指示灯亮。光照强弱可扭动选择开关。
D、设定温度:调整温控器上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报警调节风门可控制温度。
E、输送机启动:调节变频器(详见变频器说明书),设置好带度相应频率,按下变频器启动开关,输送带运行。(速度跟据UV固化时间调速)。
F、停机:相继按下UV灯停止开关,1分钟后按下风机停止开关,输送机停止开关,打下电源开关,机器停止运行。
7.4.3运行调试:
A、输送带速度:输送速度直接影响产品固化时间,生产产量,本机设计速度2m/min,跟据产品大小、形状、厚度通过测试选好相应速度。
B、调节风量:每支UV灯管设有调节风门,风过小,UV灯管冷却不够,易烧坏灯管或影响使用寿命。风量过大,灯管温度降低,光照度不够,降低了UV灯效率,甚至工件固化不良。
C、调节UV灯照射角度:由于工作表面凹凸不平,容易形成照射死角,本机五支UV灯管从不同方位照射,每支UV灯管角度、高度可调,跟据工件不同调整UV灯管,使工件全方位受光。
D、光照强弱调节:调节UV灯管照高度或选择UV灯管强弱开关,可调节UV灯炮照强度。
7.5设备的保养点检 (见表3.7.2,3.7.3)
表3.7.2 设备保养点检表
序号 项 目 一日一次 三日一次 一周一次 一月一次 三月一次 半年一次
1 设备外观及环境清洁、电源绝缘良好 √
2 操作开关及指示灯是否工作正常 √
3 机器各机件是否有异响 √
4 供风过滤网清理 √
5 输送带是否张紧 √
6 UV灯管连接是否良好 √
7 UV灯管联机绝缘套管有无破裂,或高温老化 √
8 轴承润滑 √
表3.7.3 易损件表
序 号 项目 规 格 数量 备 注
1 UV灯管
2 过滤器
3 UV灯电容
4 保险丝
5 铁佛龙管波纹管
7.6设备的安全技术
Re:移印技术简介6
1).操作者必需具备本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的操作知识。2).设备的可靠接地。
3).电源电压不可超过设备额定电压±10%,以免电器损坏。
4).检修保养设备时必需先切断电源,该UV灯必需与相应的漏磁变压器配套使用,并且加串电容及放电电阻。
5).该灯有紫外线辐射,操作人员须配戴墨镜,穿防紫外线工作服。
6).调换各类保险熔断器、UV灯管、电容、变压器其参数与原来相同。
7).调试UV灯时,切断电源,戴好绝缘手套,防止触电及灼伤。
8).设备不得有异常响声。
9).机内有高压电,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7.7设备的故障及排除(见表3.7.4,3.7.5)
表3.7.4(注意:维修保养之前必须对电容进行放电)
故障现象 产和原因 排除方法
合闭电源开关后
电源指示灯不亮 1、 电源开关前无电
2、 空开关跳闸
3、 缺相(或缺零线)
4、 电源保险烧断 1、 供电
2、 更换符合额定电流空气开关
3、 输送三相电
4、 排除短路,更换保险
抽风机不
转和风机反转 1、 风机接触器磁力线圈烧坏
2、 热续电器跳闸
3、 相线接错(反转)
4、 线路不通
5、 电机烧坏 1、 更匹配接触器,磁吸线圈,电压合待要求
2、 更换匹配热续电器
3、 调整相线
4、 接通线路
5、 更换电机(电压符合要求)
工作件局部固化不良 1、 工件表面有光照死角
2、 UV灯照射角不良
3、 紫外线光强度较弱 1、 调整UV灯照射角度
2、 选择强光,调节UV灯管
冷却风门提升UV灯温主度
工作表面全面固化不良 1、 紫外线光强度较弱
2、 固化时间不够 1、 UV变压器电压是否符合灯管要求电容是否变小,UV灯管是点老化
2、 降低输送带速度
工件变形、变色 1、 紫外线光强度太强
2、 炉内温度过高
3、 UV灯管温过高 1、 选择弱光,调高UV灯管高度
2、 调节抽风机,供风机风门,排气量加大
3、 供风机风门调大
炉内温度过高 1、 抽风量不够
2、 供风风量不够 1、 调节风门,增大抽风量
2、 调节风门,增大供风量
风机异响 1、 风叶变形
2、 风叶与其它物摩擦 1、 更换风叶
2、 清理风叶、调整风叶与风机壳间距
表3.7.5 电器明细
序号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备注
1 减速马达 三相380V 1/2WP1:60 1台 东力
2 电源开关 三相380VAC500V 1个 三菱
3 保险管 5A 1个 先锋
4 变压器 二相380V4KW 5台 欧西曼
5 UV灯管 L664*¢22.5mm 670VKW 5支 欧西曼
6 排风机 1.5KW3500m3/h300pa 1台
7 温控器 单相AC220V999℃数显 1个 台湾扬铭
8 报警器 RH-405-BAC220V 1个 晶立
9 交流接触器 AC220V 20A和30A 8个 日本三菱
10 中间继电器 AC220V 5A 2个 欧母龙
11 选择开关 ¢22 AC220V 5个 上海二工
12 指示灯 ¢22 AC220V 6个 上海二工
13 点动按钮 ¢22 AC220V 4个 上海二工
14 热电偶 L250×¢3mm 1支 上海二工
15 接线排 20位*20A 1条 上海二工
16 电箱锁 按动式 1个 上海二工
3.7.8电路图
图4.7.2 UV炉电路图
8、烘箱
8.1工作原理及用途
MC-TA30-303系列柜式烤箱工作原理是:利用立式马达固定烤箱上中间处与同轴连接风叶运风,方式有水平上下、左右运风方式,利用U型不锈钢,电热管放在风道处,利用最新的微机智慧控制技术和输出相位控制相结合,使发热管发出热量均匀分布在箱内。温度由常温报警,缺相报警。
本机主要适用范围包括:电子、塑料、五金、电镀、丝印、食品、药材、海味等一些产品的烘干。
工作程序:
打开电源QS总电源开关 → 使用时,先打开控制电源开关SAI,电源指示灯L1亮 → 打开风机电源的开关SA2,风机工作,风机指示灯L2亮 → 分别打开加热开关,计时开关,报警开关,待机自动工作 → 当开始加温时,温控器OUT输出工作,直到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 当达到设定需要温度后,温控器AL1输出工作,烤炉处于保温状态 → 当烤炉处于保温状态时,定时器工作,进行恒温,直到计时满设定所需时间后,报警响应输出(并有超温AL2输出报警) →烘烤完毕。
构造
1.机械构造主要有风机、风叶、外壳、门保温棉、工件放置等。
2.电气构造主要包括:时间制、温控器、电流表、电压表、时间继电器、蜂鸣器、发热管、开关、指示灯等。(详细资料请看附图)。
电气部分
本机采用三相五线制,线电压为220V,相电压为380V,重复二次接地;烤箱共安装6根发热管,每根1.5KW,发热管总功率为9KW,运风机功率为0.75KW,烤箱总功率约9.8KW,当烤箱处于保温状态时,发热管工作功率只有3KW,以确保温度均匀。
电气部分包括电气控制图、电器组件接线图、电箱尺寸和控制面板、电器放置图、电器组件数据说明。
下面几种说明:
8.2使用说明
包括温控器使用说明、定时器使用说明和正常操作说明,键盘操作说明。(见图3.8.1,3.8.2)
图3.8.1温控器
图3.8.2温控器
8.2.1共同规格:(见表3.8.1)
表3.8.1共同规格
工作电压 90~268VAC50/60HZ
消耗功率 5VA Max
测温器 K/J/PT-100ΩSelectable
控制输出 总电器 SPDTIC3A/250VAC
电压 12V/50mA
警报输出 SPDT1/a3A/250VAC
控制方式 FUZZY+PIDorON/OFF Settable
工作环境温度 -10℃~+75℃
工作环境湿度 25%~85%RH
8.2.2特性:(见表3.8.2)
表3.8.2特性
显示精度 ±(0.1%of F.S.+1Digit)
动作周期 0~99Set
比例带 0~999
种分时间 0~3999Set
微分时间 0~3999Set
警报范围 -99~999
显示值取样时间 0.1Set
输入校正 -99~-99
演算偏差量 0~999
记忆方式 EEPROM
绝缘阻抗 OVER50MΩ/500VDC
耐压强度 OVER2.5KV/1minute
8.2.3警报模式(见表3.8.3)
表3.8.3警报模式
ALT NO. 模式 Description / 说 明
0 模式 PV≧(SV+AL1)AL1 ON;PV<(SV+AL1-ALH)AL1 OFF
1 过热警报1 PV≦(SV+AL1)AL1 ON;PV>(SV+AL1+ALH)AL1 OFF
2 过热警报ⅡⅢⅣⅥⅤ PV≧(SV-AL1)AL1 ON;PV<(SV-AL1-ALH)AL1 OFF
3 低温警报1 PV≦(SV-AL1)AL1 ON;PV>(SV-AL1+ALH)AL1 OFF
4 区间警报1 (SV-AL1)≦PV≦(SV+AL1)AL1 ON
5 区间警报Ⅱ (SV-AL1)≦PV≦(SV+AL1)AL1 OFF
6 区间警报Ⅲ (SV-AL2)≦PV≦(SV+AL1)AL1 ON
7 区间警报Ⅳ (SV-AL2)≦PV≦(SV+AL1)AL1 OFF
8 区间警报Ⅴ (SV-AL1)≦PV≦(SV+AL1)AL1 ON
9 区间警报Ⅵ (SV-AL2)≦PV≦(SV+AL1)AL1 ON
10 区间警报Ⅱ PV≦(SV-AL1)AL1 ON
11 绝对值上限警报 PV≧(AL1)AL1 ON; PV≦(AL2)AL2 ON
12 绝对值下限警报 PV≧(AL1)AL1 ON; PV≧(AL2)AL2 ON
13 区间警报Ⅶ PV≧(SV+AL1)AL1 ON; PV≦(SV-AL2)AL2 ON
14 区间警报Ⅷ PV≧(SV+AL1)AL1 ON; PV≧(SV-AL2)AL2 ON
15 区间警报Ⅲ PV≧(SV+AL1)AL1 flick ON; PV≧(SV+AL2)AL2 ON
8.2.4通信数据结构(见表4.8.4,4.8.5)
表3.8.4通信数据结构1
符 号 内 容 代 码 符 号 内 容 代 码
@ 起始码 40H 00 站码/地址 00H
R 读取 52H 21 站码/地址 21H
W 更改 57H 99 站码/地址 99H
FCS 检查码 X 0000 资料 00H00H
CR 停止码 0DH 9999 资料 99H99H
_ 负码 2DH
Ex: 更改#16号温控器的SV值:
40H 16H 57H 16H 01H 50H0DH
(指令): @ NO.16 W Addr.16 Data CR
(回应): 40H 16H 57H 00H HEX 0DH
@ NO.16 W Response FCS CR
Ex: 读取#9号温控器的输出状态Out/AL1/AL2:
40H 09H 52H 23H 0DH
(指令): @ NO.9 R Addr.23CR
(回应): 40H 09H 52H 00H 07H HEX 0DH
@ NO.9 RResponse CodeDataFCS CR
表3.8.5通信数据结构2
Data Out AL1 AL2 Data Out AL1 AL2
00H 00H X X X 00H 04H X X 0
00H 01H 0 X X 00H 05H 0 X 0
00H 02H X 0 X 00H 06H X 0 0
00H 03H 0 0 X 00H 07H 0 0 0
“X”: OFF,”O”;ON
8.2.5功能说明:(见图3.8.3)
Cycle Time<CT>动作周期。
图3.8.3 Cycle Time<CT>动作周期
Ton=加热时间
Toff=不加热时间
自动演算
输出校正:
可修正实际值和显示的值的识差。
显示值可再传送
“OFF”Key开关键
可关闭温控器所有输出,只显示实际温度。
自动演算键
按△键3秒,可以进入重演算状态。
8.2.6外型及固定孔尺寸图(见3.8.4)。
图3.8.4外型及固定孔尺寸图
8.2.7使用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器安装环境。
温度: -20~+75℃(无结冰或结霜)
湿度: 35%~85%RH
高温环境可能缩短温度控制器寿命,请不要让工作的环境超过75℃
2)继电器寿命受工作负载影响很大,请勿超载使用。
3)热电偶感温线,如果延长时务必使用规格的补赏导线。
白金电阻型感温线,如果须延长时必使用低阻抗电线。
4)感温线请勿和高压线或动力线结合在一起。
5)建设设置独*立的警报系统,以免温控器益常时警报器功能失效。
6)温控器可能性会受行动电话或无线发射器干摄。
7)端子夹外型︰
图3.8.5
8.2.8安全注意事项:(表3.8.6)
表3.8.6潜在危险:如果操作失误,有可能导致轻微伤害
WARNING
1. 送电中,请勿碰触接线端以免触电。
2. 请勿让锁屑或钢丝掉入温控器内,以免造成温控器失效,烧毁甚至起火。
3. 送电前请确认配线是否正确,否则可能性导致异常或烧毁。
4.请勿修改或修温控器,以免造成异常烧毁。
CAUTION
1. 工作电压请限制在规格内,否则可能造成温控器异常或烧毁。
2. 工作负载请勿超过额定电流,否则可能造成温控器异常或烧毁。
请设置独*立警报系统,确保温控异常时安全报警,否则可能造成严重意外事故。
8.2.9出厂参数
a.测量误差±10/。
b.工体范围25—80℃。
c.报警范围、全量程自*由设定。
d.输入电流220V~10% 50HZ。
1. 按1、2、4、5是减小键。
2. 按6、7、9、10是增加键。
3. 按3是减少时间单位键。
4.按8是增加时间单位键。
图4.8.6
8.3故障排除和维护
表4.8.7烘箱故障与排除方法
出现故障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打开开关无电源 1、无电源 1、送电
2、缺相 2、更换开关或网络电缺相
3、控制保险烧坏 3、查明原因,更换
风机不工作 1、接触器不工作 1、查明烧坏,更换
2、无电源
3、控制开关烧坏 2、检查
3、更换
4、控制线脱落 4、接好
5、热继电器跳开 5、复位
风机不工作则接触器工作 1、烧坏 1、更换检修
2、线断开 2、接好
3、断两相 3、修好
发热管不发热 1、交流接触器烧坏 1、更换
2、无三相电 2、接好
3、发热管烧坏一相 3、修好
发热管交流接触不工作器 1、烧坏 1、更换
2、无电 2、看是否定时器输出线掉
3、看温控器输出触点烧坏
温控器参数不能修改 锁定功能 打开锁功能
温控器输出OUT不动体 1、设定温度在恒温 1、正常
2、触点烧坏 2、更换
温控器无电源 1、开关烧坏 1、更换
2、温控器损坏 2、更换
相序继电器不输出 触点烧坏 更换
定时器设定时间单位不准确 内部记忆损坏 更换
定时器触点不输出 烧坏 更换
到时蜂鸣器不蜂鸣 1、烧坏 1、更换
2、时间继电器触点烧坏 2、更换
风机有噪音 1、轴承损坏 1、更换
2、风叶变形 2、更换
Re:移印技术简介0k
不好意思,,有的插图插不上, 我明天把插图整理一下 搞个附件再传,文档传完了 看楼主是印刷行业很有造诣的哟!能贴出如此好的文章来。谢谢 学习了 谢谢楼上,我只是将一些资料发给大家,如果觉得有用,我心里也很高兴,,我会继续努力 谢谢哦,真是好东西。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