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炮 发表于 2011-4-30 11:17

应该还是那不合格品混进了合格品中,被审核员一眼就抓住了。那就是该分析了。

zzl396139 发表于 2011-4-30 13:37

楼主与我应同属电线电缆行业,从楼主所述内容我个人觉得出现“5米成缆节距不合格”这一不合格现象应是在生产过程中的首检?然后评审返工、返工、重检?如果真是这样,审核员要求分析原因显然无可厚非。因为操作工为什么操作时不能一次就生产合格呢?是工人培训不到位?技能不熟练?抑或工艺卡片没有规定设备的转速、档位?
    如果按照此类问题是一个微小的问题来看待的话,我觉得还不如不用记录此类不合格,权当没有此类不合格,那样就不用分析与整改了?
    出现一个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去认真对待的话,其实其乐无穷、改善空间巨大。只是很多公司都为了避免麻烦,索性一年就没有不合格现象发生,要有也只是无关轻重的假记录而已。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keyou 发表于 2011-4-30 18:38

引用第7楼shenhao168于2011-04-30 08:29发表的:
作为在成品中发现不合格品是要分析原因的。产品经过检测点还有不合格品出现,要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没有该项目的检测,需要增加检测项,如有,则要检测分析失效的原因,加以预防。
不是成品,是半成品。

keyou 发表于 2011-4-30 18:44

引用第9楼sparrow于2011-04-30 10:40发表的: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有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几种方式,要看你的不合格是什么性质,如果只是偶然的小错误,采用纠正就可以了(你们的返工处理即是纠正),如果必要就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不合格,这时候采取的措施就没有返工那么简单,叫做纠正措施。还有一种预防措施,就是还没有出现过不合格,但是经分析现在的做法有可能会产生不合格,那就要采取措施预防。这些方法是有区别的,也是有层次的,采取那一种方式要看不合格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你说的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区别,一般做体系的知道,但关键是什么情况下才叫有必要。

keyou 发表于 2011-4-30 18:46

引用第10楼山炮于2011-04-30 11:17发表的:
应该还是那不合格品混进了合格品中,被审核员一眼就抓住了。那就是该分析了。
不合格品没有混进合格品中,不合格品在过程检验中被巡检发现了,并按返工处理,经重新检验后合格。

keyou 发表于 2011-4-30 18:48

引用第11楼zzl396139于2011-04-30 13:37发表的:
      楼主与我应同属电线电缆行业,从楼主所述内容我个人觉得出现“5米成缆节距不合格”这一不合格现象应是在生产过程中的首检?然后评审返工、返工、重检?如果真是这样,审核员要求分析原因显然无可厚非。因为操作工为什么操作时不能一次就生产合格呢?是工人培训不到位?技能不熟练?抑或工艺卡片没有规定设备的转速、档位?
    如果按照此类问题是一个微小的问题来看待的话,我觉得还不如不用记录此类不合格,权当没有此类不合格,那样就不用分析与整改了?
    出现一个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去认真对待的话,其实其乐无穷、改善空间巨大。只是很多公司都为了避免麻烦,索性一年就没有不合格现象发生,要有也只是无关轻重的假记录而已。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不是在首检时发现的,是在成缆工序结束时发现的

hdf590 发表于 2011-4-30 21:46

应该是这样,添加控制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所有不合格品都需要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