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眼睛的方法:* S% S: p4 I2 F J) M3 a, G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他们的症状为“眼干涩不舒,甚至干燥、畏光、视物模糊”。这类病人的职业大多是计算机操作人员、文字编辑、美术工作者、教师及刺绣工人等。随着电脑在工作、生活中的普及,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他们的症状并不是病理变化所引起,而是由于用眼不当所致。 ; M/ R$ S( s% F6 j3 r, J1 _1 T Z" q9 j- u
& p1 J3 ~5 w/ y0 U9 h
目不转睛害处多 " }6 - E! ]( o9 N2 E- ?1 t
长时间“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对眼睛的危害是极大的。首先,神经高度紧张会使眼睛发胀,视神经功能慢性减退;再者,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促使轴性近视的发展;另外,就是眨眼动作的减少,使眼球缺乏润滑和保护作用。据统计,人正常的眨眼数为每分钟15次左右,在神情专注的时候,只有2~3次,这就使眼表面的泪液蒸发过多,而来不及得到及时的补充,久之则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
; Y. c4 m$ G% G
4 b4 r, n3 } @" F3 Z 这样的病人,早期检查结果往往查不出什么病,但长此以往,便可能失去健康的眼睛。对于青少年来说,长期近距离使用电脑会引起调节痉挛而看不清远处,继而造成真性近视等。而对于45岁以上的人来说,因为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出现老花、近距离视物疲劳,并且不能持久,如果长期注视电脑会使疲劳症状加重,还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9 Y+ B0 ^/ B6 p/ o' x `* ]! ?- C
/ p0 \" Q/ P! e9 L: o6 r$ \ 劳逸结合防眼病
1 k9 O0 f- y4 l" J% |+ {/ R5 I2 i5 k5 n1 t. X! U$ X8 A( p, d8 a% y2 M1 c' O% N
要预防或消除这种情况,日常应注意对眼睛的呵护,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 q3 a5 S+ Y5 R
$ {8 }( t5 V& q) j: m. V/ ]/ t9 z5 Y- Y, X. ^! I" {
9 `+ o* C ]1 K 首先,要定时休息。如每看书或使用电脑2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此时可远眺窗外景观,或转动眼球、做眼保健操等,只要不集中在近距离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6 m: b- |, X& V% C& Y7 Z7 @) r
( f- m$ }# W @! v% {2 h E& o# W2 l5 S y& f
其次,注意滋润眼睛,多眨眼。用电脑时,最好保持15至20度的下视角,这样有助于减少眼球暴露的面积,以减少眼球表面水分蒸发。避免工作座位在空调出风口处,还可以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增加周围湿度。 / O# q% G- A& C- p: T
0 A: o l$ v V% V# A# z& i* a3 R1 [$ B5 {1 U$ v6 e
, {- d& ~: G: } M* g1 F 经常锻炼。建议进行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尔夫球等,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
{) `9 d. B1 y. m+ z5 {) u5 u- o8 [ 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坚果类食物。要多吃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偏食,控制甜食。因为代谢糖分时,须依靠维生素B1,糖分若摄取过多,将会造成维生素B1的不足,而容易罹患视神经炎。多吃坚果类食物,多咀嚼,能加强眼部肌肉活动,增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疲劳。 8 Q9 z i) \3 V. f4 [$ B
眼局部进行热敷、药熏、理疗、针灸等。可以滴一些润滑眼球、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如珍珠明目液、珍视明、艾唯多眼药水、人工泪液等。中医眼科认为,视物日久,导致疲劳过度,或肾阴不足,津液短少,肝血虚损,内有郁热。故可内服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养血安神片、逍遥丸等。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辨证论治。 ) p3 {" u2 c* [: h+ l# D
M5 q# k) Z5 n6 l8 h3 w2 E: D# T" n5 e7 E
定期体检,发现眼病尽早治疗。如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医生指导下戴镜矫正。眼胀痛、流泪等症状明显时,应及时排除青光眼、角结膜炎等眼病。 - X1 r8 _/ q6 |3 O/ C
4 n' i7 M( d: M8 T4 M' w, O
j% k a/ c$ }' i3 C; ] 古人护眼有妙招 7 m+ T4 a) U3 E! f: k7 e. C
- x/ @) w+ P/ R$ N! M: v
祖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将“目不劳,心不惑”,“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作为重要的养生明目手段。古人养目护眼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不妨坚持一试。 + P' ?* j6 a6 _9 L
闭目放松法 & w) A: S8 _% a9 p
4 ?$ m+ ]2 m T- S7 ]8 g6 A2 s8 P) P+ o* u) N' X( ^% a9 E- u! @ L2 \) y6 L- p6 }
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明显改善视力,特别适用于经常阅读和写作的中老年人。 9 g3 @) o# Y( ~0 \0 A$ }+ q
* Y+ w" U; A; g! b7 m- Z3 x* k 入静养目法 5 {( s/ j" _7 ~1 M8 [/ I2 x5 |
端坐,全身放松,眼微闭,双手放在膝头,心中反复意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静想15分钟,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深吸三口气,气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7 {+ q9 S! {4 Z2 X 远眺按摩法 8 o2 o% W& s, F! P7 Q8 m
8 }( Y+ A- g) d' K" o: f 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 % y* ~: Y9 `3 i+ i
转动眼球法 . R8 E) U) R5 W/ h
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再向右转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