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一些检测站仍然采用“数根数”的办法检测呢?某检测站向记者提供的检测依据,是一份2005年的材料:《<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宣贯教材》,这份宣贯材料提到了检测电源线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再乘以总根数的办法。对此,起草制定电源线国家标准及该份宣贯材料的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在日前最新出具的一份官方答复函中作出了正式解释: “尺子量+数根数”不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源线测量方法,国家标准规定的正确测量方法应该是“电阻法”。
8 m* ?7 ?0 f% `; P: o6 o$ c E4 H, U8 w( m, ^
& a4 V) \ H- Y" @, j
“数根数”误差大,国标规定应采用 “电阻法”: o$ G0 [0 i, K O6 [) i! L
: D* q8 z, v/ K/ Q! s& s1 W7 x* X
记者查阅最新(2008年版)的电源线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GB/T5023-2008)看到,第二部分第2.1条明确规定了检验电源线是否合格,应当测量导体电阻,将电阻换算和校正后与另一份国家标准《电缆的导体》(GB/T3956-2008)所规定的具体最大电阻值进行比对。也即前面倪南宾和张亚晨都提到的电阻法。
I6 {+ @5 H3 D* B T2 o' q
& F. `, T. a0 q( O 据了解,按“电阻法”检测电源线是否合格,是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规定的通用方法,也是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唯一认可的电源线测量方法。" n! G( L5 Z3 k
, {" M ]$ D* w% L9 M) ]/ y" d 同时,记者还在国家标准《电缆的导体》(GB/T3956-2008)中注意到:第2.2条也明确规定“标称截面积是指确定导体特定尺寸的数值,但并不受直接测量影响。”正如该标准注明的,特定尺寸符合的是“最大电阻值的要求”,不是截面积要求。也就是说,不论用尺子直接测量电源线的截面积结果是0.75还是0.5甚至是一根头发丝,都不是判断其合格与否的依据。
1 l3 J5 { r& c3 K* S+ G# h4 S) ~# Q$ ~8 u
3 p% M1 l3 V4 O8 X N" m0 j
8 B7 u( s5 C0 `; u9 X"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