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雄感到威风扫地。$ l V" t) P& u9 m' [! G2 \/ r
6 N1 Q& h, }0 N* n+ q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植物保护专业2010级3班仅有的13名男生之一,今年开学迎接新生时,他发现这个过去以男生为主的学院,正在变成“女儿国”。
( M; q* c# ^5 m7 z' z
' _0 V% P0 b! x* c4 }' ~ 植科院2010年招生448人,女生占248人,占全院人数的55%。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次女生超过男生,之后,2011年女生比例占51%。2012年招生442人,女生为238人,占54%。
3 D2 |0 t; Z. C
8 B# L: n7 C K" D" e “现在不仅仅人数不如女生,分数也如此,每年奖学金和评优,都是女生居多。”9月1日,为迎新忙得一塌糊涂的杨建雄说。
. W- Q$ J* I/ y9 q) g+ o$ N) R' o ~8 K2 L4 Z3 e
近年来,高校女生占比快速增加是高校入学的新变化,师大、外院以及综合性院校,女生比例超过男生已成惯例,比如陕西师大06年男女比例为1:2,2011年则是1:3。在这些学校,女儿国情形日趋明显。+ j: [3 N& w" u7 ?# b
8 b# W# z- h+ W- n T( G( H3 _; q 此外,地质大学、理工大学,连过去工科较强的清华也在变化。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女生和男生比例是7:3,而6年前北京林业大学男女比例为1:1。2009年清华男女新生比例7:3,但是2012年男女比例为2:1。" f' r3 B' b3 d& z ^: W' J- ^; y' \
3 @3 [' }* G( T' b% o+ D8 O
全国范围内2012年男女招生数比例尚未公布,但是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女生比例1997年是37%,2010年是50.8%,基本上以每年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
- R6 ~, K, N* H3 Z
; U' u" F; |9 Z' g# a8 K* u' d 这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时,硬性规定了男女性别比,一些女生为招生歧视而申诉。今年8月底,广州4名女生剃光头抗议高招性别歧视。3 X8 ^$ M) w' T1 x3 p7 g
# S2 [: x+ r# ?% @: a
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与高教性别比出现背反。此外,高学历女性持续增加,可能会造成剩女新趋势。“女生是如何在大学发生比例增加的,这个问题需要做调查。对于新问题,需要找出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 f, j9 Z% J% ?& L2 y6 \/ B7 P O
4 @5 O$ q5 \8 T8 v0 \2 c$ l# n 女儿国显现
2 O" m2 X( N' J1 J( o: a! K+ Y- y8 ^9 }# b& i
据本报调查了解,近年来,在女生占优势的院校及专业,女生比例日趋增加;而女生不占优势的学校或者专业中,也不断向男生攻城略地。
- ]9 H# k5 T/ F8 i3 Q1 K$ C( V5 Q' r6 P$ v
比如江西唯一的211工程重点高校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辅导员殷敬军发现,在女生占优势的中文专业,女生是“强者更强”。
' B9 d0 h+ n8 {6 x5 M# L X% `% v6 `2 v9 B( t% I4 ?8 r8 j) s& m
该校中文系2012年招到163个女生,男生只有40人,男女比例小于1:4。而08年招到的男女生比例在1:3左右,更早的03年这个比例则是1:1。' G! L# C, u1 J4 \. z8 l
3 O5 d: E/ s5 p2 }% Z3 P/ \) o' V
“现在高考报考者中女生人数在增加,女生通常也更认真,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更大些。”华农植科院辅导员唐尚书说。! O; |5 N& ]8 [' ]9 t: _/ d5 l5 v
* L. @8 I0 U, m7 U
整个南昌大学,2011年女生数为16239人,占41.14%。2012年招收新生9253人,其中女生4060人,占比41.66%,较去年略有上涨。
7 d9 ?$ U. x7 X \; F S
) h# c; Q: z, K* N 一些外语类学院也类似。华中农大外国语学院近四年的男女比例都在1:5左右,今年男生招45人,女生154人,后者占77%。以25人一班为基准,平均每班男生人数仅在4人左右。
$ G, R9 ]4 Q0 s6 L0 t" P2 j2 ^
+ V% m/ h8 l5 _5 d8 S" ]- Z/ \ 南昌大学辅导员殷敬军坦陈,缺少男生,一些工作开展存在难度。比如在华农外院,就流传着“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的戏说。迎新现场,仅有的十多名男生实在供不应求,女生们只好自己承担体力活。
2 J$ S6 t7 S* e2 _
1 m% E3 ?( d. J4 d. y! v “新生一波一波地来,我们要引路带去寝室,人手不够只好一个人把行李箱提上六楼,手酸得都已经没有知觉了。” 9月1日迎新会上,华农外院学生会副主席贺芹称。
; a. b2 y& P9 i- D4 c; Q* n2 p
$ Q. ?$ G& s ~: R$ E8 n H 贺芹说,除拎行李,送水、搬桌子、拿帐篷等都得女生自己来,都说外院女生彪悍,都是逼出来的。
- M6 w% ?( o) b b* k% j$ J) y" ]7 f- d) N0 T% ~
校园管理也开始受到挑战。考虑到女生入厕时间一般比男生多2倍,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都在最近两年将部分男厕改为女厕;至于将男生宿舍改为女生宿舍,在北京外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多年前就出现了。/ H6 B7 L2 I6 x* h! `
9 O2 k% S' L5 [: B! ^* C7 n
至于过去女生不占优势的农学、工科、理科、地质等专业,也在发生性别比例逆转。比如清华2012年女生比例增加了1倍,为全校的1/2,而09年只有1/4。2009年,北京林业大学男女比例从6年前的1:1 变为今年的7:3。4 i3 a7 N4 m: k
) k, Z" x- D" d7 V% }: F! u* N, g 最有意思的是,主要从事火箭发射、飞行器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近年来女生比例大增。比如08年是13.8%,09年是14.5%,2010、2011年持续上升为15.9%、16.4%。同样机械学院女生比例从08年的14.5%,变为2011年的15.3%;物理学院女生比例从08年的0,2011年升为15%。) i% T' O. a) B* w' z N
+ B" Z# [4 A Y$ T N5 o
整体看,北京理工大学女生比例2008级为31.48%,2010级为32.13%,2011级为33.37%。 k8 H' ]' [3 f4 C% a: H' }
5 f, B1 r" J3 G7 ]( c" @ 女儿国背后- O8 _3 ?( P! i& M
* q. r3 } @6 Y# e* o% X: }0 Q
不过,根据公开统计数据,从出生性别比看,是男生多过女生。熊丙奇介绍,比如2010年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8:100。但为什么偏偏女生在大学独占鳌头?. M1 W) z3 r, {/ R% a1 r# D% q( d S
5 n! G x) L1 Z+ C8 J% E) W 教育统计公报显示,从1997到2010年小学、初中女生比例是47%左右,这说明女生在小学和初中,并不占优势;普通高中女生比例则略有上升,04年普通高中女生比例是45%,2010年达到48%。
' s, x/ m7 C8 @1 ]1 ~
* r- ]+ |' ?" t j4 q" n: V 但是从大学专科开始,一直到博士,女生比例持续快速上升。
! S/ M$ L+ e3 o
+ C) Z+ l9 d8 T2 q3 ~& g 比如1997年普通高校女生比例是37%,2000年是40.9%,2003年是44%,2005年是46%,2007年是48%,2009年是50.2%,2010年是50.8%。基本上每年以1个百分点速度上升。
3 ]8 U+ H, K( m
! s, L& B$ I4 c. f; q 具体而言,硕士、本科、专科都是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在上升。2004年硕士女生比例是44.1%,2010年上升到50.36%。本科生2004年女生比例从43.8%,2010年上升到50.36%。而专科生女生比例从2004年的从47.8%,上升为2010年的52.4%。3 O9 ~" s. B- s {( z
6 t, f- T& J% k$ f; e- @1 [! U
只有博士上升得慢一点。2004年女博士比例是31.3%,2010年变为 35.4%,每年增幅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
w, w" E X: O* t0 `* x- T
0 h' X# L( ^, C 比如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2011农学博士中男生169人,女生91人,占35%;2012年植科院共有博士297人,女博士占了113,占比为38%。8 m9 E* b8 B$ @% j$ W4 w
; w7 Q& M2 W f1 t" M
为什么上大学男生比女生增速小,很多高中老师深有感触。
8 H9 b, ?$ d; q( X3 a2 ~* h' Y$ `: W8 b0 D0 }5 C! E6 m2 S
云南大理一中高三政治组教师邱宏光发现,自己1988年上高中时,一个班级40人,男生30,女生只有10个;到了前几年,一个班上已经是男女各一半了。2012年则是1个班级60人中,35个是女生。
: j# _4 h7 T$ c' k% `, M9 r
0 ?1 `! l! }+ v ~ “现在独生子女多,女孩子获得了读书的机会。”邱说。2 y: u+ n! ~2 r0 C
1 z# z, B" T1 ], C0 @" k' b, ?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辅导员殷敬军也认为,不是男生不想上学,而是有的农村家庭过于贫穷,男孩子早早承担起了养家重任,打工或者读高职、技工学校。. M3 O) z- Z: N; j
1 W- H0 c. d: u" I6 ]7 F! y! y
殷长期关注高校男女失衡问题,他推测,有可能部分男孩子在上大学前,就出国留学或者帮忙料理家庭生意。
0 ^$ _) K! S4 p- b, N
: q$ c* {! z0 n# g) J, ~: \ 熊丙奇说,读书无用论观点下,使得一些家庭让男孩子尽早出去打工;也或者很多女生就业难,留在高校继续读书,这使得研究生比例增加。
3 ^: R: {# V2 o1 L. j8 E
# }, f9 Z, f$ i9 Y7 D# B c 华农植科院辅导员唐尚书则认为,相对来说,男生成熟得晚,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团或是娱乐中,女生则学习习惯更好。+ s- g8 c5 H7 W
) r/ d) |$ a2 O7 X2 t3 }
此外,唐称,社会进步已经把大多数需要体力劳动的部分用科学技术代劳了,弥补了女生体力的缺憾,而智慧方面相比,男生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4 a5 \3 J6 H9 P* k' ^2 y
+ I. V* R& g7 B7 r3 F7 S6 |
剩女剩男大潮# n, E7 ] K8 Y/ \6 f2 x
$ k, I% I7 c! o( u% ~& D! d
而持续的女生比例增加,会否带来新的社会问题?0 \& k- @$ D1 ^5 s9 H) b
9 m9 n' ], B9 P; Z& N! u, y
今年以来,全国不少地区考生发现,报考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专业等专业,对男女生比例有所限制。其中外交学院招生规定男女比例是1:1,国际关系学院是7:3。. b% _5 g2 G8 c4 X* ^" ?
2 o* u8 j0 f B! F: U! ? 这使得刚被广州一所学校录取的女生欧阳乐有些不平。她今年理科分数614分,想报考国际关系学院,但该校在广东实际投档的15个名额中男生占12名,投档分只需609分,女生仅占3个名额,投档分却要628分。她向教育部反映,教育部回应“为了国家利益,部分高校专业可以限制女生”。& i/ g' n2 n+ I3 t+ U
+ f. N3 @# U% f3 ?9 g3 s “到底哪些专业涉及国家利益,恐怕需要提前说明。” 熊丙奇说。$ p* |& l3 f: G' j4 q
6 k9 i! @9 ]- j5 \1 u% z 此前2005年,北大小语种招生就出现提高女生分数线的情况;今年,北外个别专业也只准男生报考;华工今年招收的国防生,55个名额中,女生仅占5个。
0 }0 M8 |% \) P5 M/ \- ?1 s* V$ ?3 ^, k0 t0 J
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目前正在申请,期待教育部对高招女生实施性别比问题,作出回应。
# D( L* J( J g5 ?2 Q: ?$ l
7 D6 }5 U7 v* @ 该中心律师吕孝权称,为了国家利益没错,但到底怎样为了国家利益需要说清楚。比如作为国防生,女生招生比例少,可以理解;但传媒大学艺术专业怎么个原因,以及外语小语种怎么样为国家利益,需要有明确说明。9 Z; o2 G: _2 y$ D5 D3 v3 o
" P* a R* s5 x8 n3 n: z3 ~5 f n 他认为,一些学校所以少招女生,恐怕是因为女生毕业面临生孩子,不好出差,使得就业率下降。“如果学校出于这样的考虑限制,显得非常没必要。”吕说。
& p7 Z7 S6 B6 N( D; u. [4 l# \, i8 N# A3 n2 ?- ]) j- S" \
另一方面,高学历的硕士、博士女性比例不断增加,可能会造成婚恋新问题。+ o! }% Q- O) T1 D
# g% ]; m% w& q& _
“女生学历高了,没人敢要,自然而然成了剩女。”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辅导员韩伟说。他解释称,男性一般不会选择学历能力比自己高的女性,高学历的剩女则拔高了择偶标准,站在顶端的剩女看不上低端的男生,于是又激发了更深的婚恋矛盾。
; \. M4 `, q' D3 ^6 }! f; X3 K2 x% V5 p$ l4 `
1992年中国出生人口总人数是1875万,其中男性1000万,女性873万,男比女多130万,这部分人大约在今明年进入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专家汪洁说,虽然在适龄婚龄人口中男比女多出数千万,但未来高学历女生可能比男生更多。7 b& y, |- y% b
0 r! O& E4 t7 d$ `2 o; H
“男生一般寻找低学历女生,大多甲男丁女配。婚恋市场上甲女、丁男最后被剩下,长此以往,人口出生率可能会大大降低。”
; C! E0 X9 N" Y5 f3 @( z- v% @- [- T$ f3 N
“未来高学历的"白骨精"(白领、骨干和女性精英)群体要降低择偶条件,创造认识更多男性的机会,不要变成剩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