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压测试目的7 a/ S3 h: x& _0 l4 ~6 a5 q6 |9 F
耐压测试又称电气强度试验或介电强度试验是检测产品绝缘结构是否能够承受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耐压测试又可分为交流耐压测试和直流耐压测试,测试执行过程中应依据不同的测试样品选择相应的测试方式。) d$ n* y; E# ~6 l k
正常情況下,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波形是正弦波。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雷击,误操作,故障或电气设备的参数配合不当等原因,引起系统中某些部分的电压突然升高,大大超过其额定电压,这就是过电压。过电压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直接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称为外部过电压。雷电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幅值都很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破坏性极大。另一类是因为电力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或参数变化引起的,例如切合空载线路,切断空载变压器,系统内发生单相弧光接地等,称为内部过电压。内部过电压是确定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设备正常绝缘水平的主要依据。
( z+ v5 e3 i! R
( g C }$ W' @5 X耐压测试原理, o2 U3 R' }7 L B7 q4 x9 B
耐压测试的基本原理:把一个高于正常工作的电压加在被测设备的绝缘体上,并持续一段规定的时间,如果其间的绝缘性足够好,加在上面的电压就只会产生很小的漏电流。如果一个被测设备绝缘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其漏电电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确定这个被测设备可以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安全运行。' c/ f+ x6 D, h. `! ?, G
/ a% \& n& \8 |) o# F( g
耐压测试行业标准
' Q. f7 i9 q* N( \& \$ E/ C国家标准GB12668.5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第5-1部分:安全要求电气、热和能量% P1 c& a& m9 o' @# M
交流/直流电压试验目的
2 E) r7 l( ~# w+ @用于检验已装配好的电气传动系统的绝缘具有能够耐受长期过电压条件的介电强度。应当采用一个50/60Hz的正弦电压进行电压试验。如果电路包含有电容器,则可以采用一个其值等于规定交流电压峰值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
' E. V7 d4 E+ P' ` X
w# ~, M" M( O4 v3 d8 Y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执行电压标准1 d' ^# W, e8 N7 A& Z( [6 y
第二栏的试验电压用于对采用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的电路进行试验。在采用保护隔离(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路之间,在进行型式试验时应当施加2倍的试验电压(第三栏)。而在进行出厂试验时则应当施加第二栏的值以防止局部放电损坏固体绝缘。第三栏的值适用于采用直接接触防护的电气传动系统。这项试验在电气传动系统的电路与可触及的非导电或导电表面之间进行,但这些可触及表面不连接到保护导体上。试验电压的值根据下表确定:
' l4 r; x/ r1 i5 z6 o$ Q/ @* } @. ~9 I, U h
直接连接到低压干线上的电路用的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
( U) `8 t4 T+ V( T' y第一栏 第二栏① 第三栏②5 G) O' B; J% l1 G
系统电压
0 ?, E6 c- O( P- t+ s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
/ x; V# N- {# @3 ^3 T/ C3 \2 e0 p≤100 1300 1840 2600 3680
/ l' a U. [: `5 ?. l: d, J6 l150 1350 1910 2700 3820
H' X3 A. {! f3 C300 1500 2120 3000 4240
; \2 i& J: c: B8 O* C: {+ O600 1800 2550 3600 5090+ c. b& r6 ~- C. P+ \) Y" P5 Z& L
1000 2200 3110 4400 6220: s8 `( b) ^' Q2 t+ k, z
直接连接到高压干线上的电路用的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 R4 I" S/ ^& h$ Z& c4 w
第一栏 第二栏① 第三栏②" i2 s2 d. @. Z5 g
线间. H) X8 w1 C$ W) u: p
系统电压" d; M+ `7 q4 i3 Q
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7 P# m9 H# E6 Q! S& D# Z4 ]; t
>1000 3000 4250 6000 8500
0 m; Z ?, f6 @# J) Y3600 10000 14150 20000 28300& w/ A" k% P& a9 t1 n+ i
7200 20000 28300 40000 56690& w, r$ ^ E0 q: @
12000 28000 39600 56000 79200
) }4 A1 q+ O8 r: ^8 ]3 K. o$ V F0 K17500 38000 53700 76000 107400* N5 g' u* b# z5 j4 p
24000 50000 70700 100000 141400" c' v: l T( p7 V1 x
35000 68000 96200 136000 192400
9 O$ w% p5 z v. n) Q, b8 ?不直接连接到干线上的电路用的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8 r: e" i' S. q5 S& Z/ r
第一栏 第二栏① 第三栏②& }2 d n! I! i* _9 m
线间
4 i- J4 K4 n+ ^系统电压
& @" ^' x2 g, M1 H+ I! ?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 交流有效值V 直流V2 C8 x% C) {' [! {3 S* p
≤50 130 190 260 380
9 U3 s a9 o: U+ H100 500 700 1000 1400
9 W9 E( l1 m) i150 975 1380 1950 2760) o; w9 P) p6 Y6 C! k0 O9 w
300 1200 1700 2400 3400 ^3 U1 a2 Z. h, u2 b& c
600 1650 2350 3300 4700
0 B) t' ?1 R( S' E' X1000 2250 3200 4500 6400
! K) {5 b9 Q5 m* q& F3600 6150 8700 12300 17400
; |' a. ~; Z | u2 P3 v7200 11550 16330 23100 326605 k6 m+ j4 w% t" p" V; j
12000 18750 26500 37500 53000
+ ?7 e6 W/ ^/ @" ~ `17500 27000 38200 54000 76400
( ]! u& T1 U& ~! ?* `+ r: }24000 36750 52000 73500 104000
& @ O( c# a" h$ j35000 53250 75300 106500 150600' e! k0 l/ @" D" z, r8 u" F
8 F2 Q. |5 `4 _! G8 v( V) N! ~注① 在对采用基本绝缘的电路进行型式试验时和进行所有出厂试验时所采用的电压
1 k9 {- N) W/ [" Y. f- X注② 在对采用保护隔离的电路以及在电路与可触及表面之间进行型式试验时所采用的
" A/ ?, j" h5 o 电压(可触及表面为非导电或导电表面但不连接到保护接地线上,即要求的II类3 x( c" m( O0 Z" ^: V2 Q
保护)
. v1 [( h S9 @3 ~1 e4 Q! k+ F# b% x5 X
进行出厂试验的目的是用来验证间隙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受到危害。用来通过间隙进行分流的保护装置,属于监控或保护电路,在试验持续过程中不用来承受系统规定参数,应当断开。0 B3 y/ z R) H2 u3 o% \7 ~
过电压类别的选择决定着所施加的试验值。在正在试验中的电路上用来降低过电流的限制装置也应当断开。交流或直流的电压试验应当不危及固体绝缘,应当对重复峰值电压与交流或直流试验电压的一致性进行验证。
0 a) I2 g/ L% t& z+ |A.2.1.3. 标准中的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方法
/ Q; U; d8 ~+ f9 C; X# b " n% e; C8 [6 q1 e" y ]
a)试验(1)在外露导电部分(接地)与每个电路之间按顺序进行(不包括PELV或SELV决定性电压等级A电路)。试验电压按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执行电压标准表的第二栏,对应于正在试验中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
4 I/ D3 n: d7 [% ` 试验(2)在可触及表面(非导电/导电表面,但不接地)与每个电路之间按顺序进行(不包括PELV/SELV决定性电压等级A电路)。试验电压按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执行电压标准表的第三栏(型式试验)或第二栏(出厂试验),对应于正在试验中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
0 [7 m% j) @0 w% {! u0 Xb)试验在每个所考虑的电路与其他连接在一起的相邻电路之间按顺序进行。试验电压按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执行电压标准表的第二栏,对应于正在试验中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
x" j! ]9 ^. l0 kc)试验在PELV或SELV决定性电压等级A电路与每个相邻电路之间按顺序进行。试验电压按交流/直流电压试验执行电压标准表的第三栏(用于型式试验)或第二栏(用于出厂试验),对应于正在试验中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没有必要对相邻PELV或相邻SELV电路之间的功能绝缘进行试验。
, L6 |# S7 e! I' ZA.2.1.4. 交流/直流电压试验要点
, K @( R3 L! Z8 V$ F2 ?2 T7 v●试验应当在外壳的门关闭的情况下进行。5 e' @( X; J8 o w1 ~; t1 |
●当电路电气连接到外露导电部分上时,电压试验无关紧要,可以省略。) e$ \( h* w- G' m
●为了在电气传动系统上形成一个用于电压试验的连续电路,应当在必要处将端子以及开关和半导体开关器件上的断开触点等跨接起来。在试验之前,可能要断开一个电路内部的半导体及其他易损部件和/或将其触点跨接起来,以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对其产生损坏。
4 s- Z$ f" H4 c( e# p●构成正在试验中绝缘的组成部分的单个部件,例如干扰抑制电容器,应当在试验之前断开或跨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符合要求的直流试验电压。. x* l3 I1 m% L" V
●在电气传动系统由非导电可触及表面全部或部分覆盖的场合,应当使用导电薄膜缠绕在这个表面上,以便将试验电压施加在导电薄膜上。在这种情况下,电路与非导电可触及表面之间的绝缘试验可以作为一项抽样试验代替出厂试验进行。" S( @8 M6 R |" F
●如果对与电气传动系统的绝缘系统有关的所有组件都进行出厂试验、这项出厂试验能够说明最终装配将不损害绝缘系统、而且对完全装配号的电气传动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型式试验,则无需对装配号的电气传动系统进行出厂试验。
; u7 C' @5 j/ ]4 Z●在试验中应当包括符合要求的保护阻抗,或者在试验之前应当从连接处断开采用保护隔离的电路部分的连接。在后一种情况下,在电压试验之后应当注意恢复这种连接,以避免对绝缘的任何损坏。符合要求的保护屏蔽应当在电压试验过程中保持与外露导电部分连接。* ~4 i8 ~* j2 D9 B8 w8 F' r l
●对于高压产品而言,应当使用一个持续时间达5s的等变率施加电压。如果需要或者要求重复进行试验,则应当将电压额定值降低到原始试验电压的80%。
) m! m) m7 W+ f; C6 ]
* m3 ?' r' z- {% SA.2.1.5. 交流/直流电压试验的持续时间) E& N% @% z+ G6 d( W- Q
在进行型式试验时电压试验的持续时间应当至少为5s,而在进行出厂试验时应当至少为1s。试验电压可以随着等变电压的增大和/或减小施加,但是,在进行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时,满标电压应当分别维持5s和1s。) d. W( m- b4 D, w6 T2 @
" f) e, S7 K4 ^- H
A.2.1.6. 交流/直流电压试验的持续时间' u. |+ E3 m: m# N% @1 o$ M3 B5 u
如果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触电击穿,则试验成功通过。1 P* {) X* }, F8 o6 |4 M6 Q* W- w
A.2.2. 耐壓測試北美標準/ W+ I9 ~) v/ W3 K8 A! h
Motor-Operated Appliances(Household and Commercial:CAN/CSA-C22.2 No.68-92)
% E; f1 c& z1 {( ?* |: ?6 a要求:产品的带电部分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导电体间须施加适当频率的交流电压达1分钟。具体测试电压如下:
* b, C: H( ?' W5 Q) q+ ?% z& v7 L(a) 额定电压为31~250 V的设备,测试电压为1000 V。
- }. I6 T- y+ R(b) 额定电压为251~600 V的设备,测试电压为1000 V + 两倍额定电压。8 K3 m+ A% Y Q% Z
(c) 额定电压为31~250 V,无接地而且可被人体触及的设备,测试电压为2500 V。
f7 {# H( L' z# b |(d) 对于30伏或以下的低电压电路,测试电压为500 V。
* s$ d' G$ u2 \0 d. V% W/ T双重绝缘的产品:
4 X2 v) M7 k. t% C7 N+ G5 K3 u4 c6 k测试电压施加点 交流绝缘强度
; M- o5 M7 k+ m5 n, ]0 j测试电压(V)1 V+ L- V" m- l
带电部件与不可触及的带基本绝缘的非带电导电体之间 按上述
# |# u( A& s6 }& J; |/ _测试要求
$ I- |; d. @/ ~! _9 A# X: d不可触及的带基本绝缘的非带电导电体与可触及的导电体之间 2500
- ?- z& V9 |/ Z, z; B+ G' @$ o3 e不可触及的带基本绝缘的非带电导电体与
4 l [: M, H \0 s贴在外部非导电体表面上的金属箔之间 2500- V. r$ ^- k2 ?, M/ P) h# Y" }
加强绝缘的带电体与可触及的非带电导电体之间 4000& E4 m6 _4 Y6 d( B
加强绝缘的带电体与贴在外部非导电体表面上的金属箔之间 4000) i7 ^" Q" a( `9 x
可触及的非带电导电体(或贴在外部非导电体表面上的金属箔)
* N ]9 N# O! r4 t与外壳入口处电源线的金属裹层(或与电源线直径相等的金属插杆)之间 2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