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passagere 于 2020-7-17 10:41 编辑 * M: b3 T0 m, k$ I' ~
' r# S3 k, H* {" ]( a( }考虑铜箔到边缘的距离,还要看板边缘到外壳的距离啊。
6 B( e( l( z: G+ Q, M, i8 c9 N9 @) J. M' ]6 t5 p/ i0 U
理解个问题点的核心内容是板的绝缘层,一般来说铝基板比纤维板稍微复杂点,双面板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多考虑一个面就是了)。铝基板的绝缘层是铝板上的一层绝缘物,纤维板就是底部的玻璃纤维,把这两层东西视觉化,具体拿出来就可以了,就把它当成一片PET绝缘片就好理解了,电路板上的其它东西(白油),都不被视为绝缘物。铝基板底部的铝板要当做金属,比玻纤板复杂一点点。+ M1 U+ w, ?8 E( F
7 ]; [6 x J+ E" _* ^
/ h b( |2 G! jPCB的距离,分板内(LN之间到保险丝之前与基本绝缘等效的爬电和间隙)和与板外相关的产品系统绝缘(基本绝缘或者双重绝缘)。你大概说的是板外,GB7000当然不会说明白到板边的距离,它是要求了整个绝缘系统的距离。板子放在金属外壳上要求不一样,金属外壳上有绝缘垫片又不一样(绝缘片上的开孔位置和距离要考虑),放在塑料外壳上,且外壳有孔时又不一样,PCBA个隔空放在外壳内,用金属支柱和塑料支柱又不一样。
: S. F: g1 C. ]+ C% ~0 X
) E+ v7 ~$ s: G' f& o$ V重点是与板外的相关的绝缘系统,它是一个绝缘系统,铜箔到板边缘的距离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比如对外壳的系统绝缘确定爬电要求为5mm,它要求整体爬电达到5就可以了。内部有其它的裸导电部件,它可没有边缘。最简单的方法,直接把PCBA当做最高电压带电体就好了,如果你不想算铜箔到板边缘的位置。PCBA相对于裸导电部件,其实就像是一个带了塑料底座的裸导电部件罢了。余量多时,直接将其整体视作导电部件即可。
/ Y: _, @7 g o1 E x3 H
- X* ~/ z8 D3 o' @/ v+ H6 p) y, D. |+ ]余量不多,那就要算铜箔到边缘距离+板边缘到手指可触碰到的地方的距离(缝隙、开孔),这样总距离等于7000里表格得出的距离就可以了。
. @7 }2 q1 k; t+ s- B+ B) M# c1 ^' C- O) `! y; p/ J
绝缘系统(含接地)=耐压测试=间隙+爬电,这是防触电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核心就是对内部危险电压的防护措施是否足够:绝缘片抗电压能力(打耐压,一倍或两倍耐压等效基本绝缘和双重绝缘),空气充当绝缘物(距离越大,防护越强,一倍或两倍距离等效基本绝缘和双重绝缘),接地(一重保护,相当于附加绝缘,有了接地,系统的绝缘系统只要等于附加绝缘即可)。打耐压、接地、爬电+间隙,这几部分内容按结构和电路要求随意转换,相互替代。距离不够,垫片来凑。二类转一类,距离再减半。
8 v$ G' d# ~3 X2 ^" r# a$ Y) T, s*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