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题1:耐压测试失败' W% j( \" k* _* o& D& E
如何判定耐壓測試失敗?一般來說我們會去設定cut-off current,比較少有標準提到要設定多少,以個人經驗工廠端常會設定5mA或10mA,不過這樣正確嗎?我想不是;' p' w) g& L. B9 }; R) n5 J# a7 F, r
標準的定義是只要不產生Breakdown就好,而這種崩潰現象是指兩導體間產生一種無法控制電流的狀況,就像短路一樣,套用I=V/R的公式,當R 趨進於0那麼I就趨進於無限大,所以cut-off current設定太小是不合理的,只會造成將好的產品誤判為NG,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能找出I-V曲線,如果加的電壓很快造成電流大量出現,也就是I-V曲線的斜率突然變高時(I為X軸、V為Y軸),我想將cut-off current設定在那個地方是最適當的5 T2 ?4 A; X7 z2 g! a) H
0 Y, Q5 M8 U* r( q' N+ r
议题2:漏电流测试失败& A- z" [/ @9 a9 `0 N
一般和Y電容、跨初次級的電容容值有關,容值愈大抑制EMI效果愈好,相對來說效能就會差些,漏電流也會比較大;我有聽過工程師質疑過變壓器設計是否會和漏電流測出來的值有關?因為變壓器做耐壓測試會設一個電流上限,而漏電流的限制也是電流值,這實在是大大的誤解,試想漏電流測試時是輸入額定電壓+6%或+10%,一般來說不會超過300V,而耐壓測試動不動就是1.5kV或3kV,測試的目的不同當然不能相提並論6 z2 O; p( b! L, X, k
议题3:接地电阻测试失败
* `4 C }8 ^7 D' z7 U/ F5 V9 Y: W這是在測試接地的連續性好不好,一般來說若接地路徑是金屬件的話不容易失敗,除非連接方式有問題,還有透過PCB當做接地路徑的話也是很不可靠的方式,所以一般接地路徑會要求加上機構性的卡接方式再加焊鍚。
' E3 V$ h6 j% [4 ^5 A, e议题4:绝缘电阻测试失败* `- P( n3 e0 g7 u& u( @
對於系統產品的限制常見的是2Mohm或4Mohm,而對元件來說(例如EMI filter,根據IEC60939所規定)是好幾千個Mohm,所以如果選擇認證過的電容、EMI filter,再加上變壓器有照規定去留絕緣距離,這個測試要失敗很困難的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