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测定、检查、试验或质量并结果同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我合格与否所进行的活动。在产品制造过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最好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全数检验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例如破坏性检验,批量大,检验时间长或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就不能或不宜采用全检, 此时抽样检验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 c+ r3 W% F0 E$ }3 F; W# I 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产品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验,根据样本检验的结果判定一批产品是否可以被接收。因为抽样检验是根据一定的抽样方案从批中抽取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及接收准则来判断该批是否接收。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同时它仅是批的一部分,通常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来质量好的货,可能判断为不接收,而质量差的货,又有可能判断为接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即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那么我们如何减小这两类风险呢?要想同时减小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只有从中加样本量,但这样从而提高了检验成本。如果能根据生产过程质量来选择宽严程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即当加工过程质量比较理想时,减少样本量,以降低使用方风险,这就是调整型抽样方案的设计思想。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D是较早使用的调整型抽样标准,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调整型抽样标准,后经多次修改成为现在的ANSI/ASQ Z1.4-2003 MIL-STD-105E,我国于2003年发布了与此等同的国际标准GB/T2828.1-2003。
3 a( {3 r2 N6 k. D6 r2 W9 c* _' N9 m; ]6 i `0 z* ? c# {
5. 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
0 N a6 r: _. v GB/T 2828.1规定了三种严格程度不同的检验, 这里的严格度是指提交批所接受检验的宽严程度不同。三种检验分别是:正常检验、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正常方案是指过程平均优于AQL时使用的抽样方案, 此时的抽样方案使过程平均优于AQL的产品批以高概率接收,加严检验是比正常检验更严厉的一种抽样方案, 当连续批的检验结果已表明过程平均可能劣于AQL值时, 应进行加严检验,以更好的保护使用方的利益。放宽检验的样本量比相应的正常检验方案小, 因此其鉴别能力小于正常检验, 当系列批的检验结果表明过程平均远好于可接收质量限时, 可使用放宽检验, 以节省样本量。
+ B& a" y, U8 I. u/ V 在检验开始时, 一般采用正常检验, 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应根据已检信息和转移规则选择使用。( G( V6 g, N1 K, `1 u
3 H3 Z4 Z1 P# Y' m6. 抽样方案类型的选取3 x' k( _, ~ v; |+ `& K! N8 s: @
GB/T 2828.1中规定了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检方案类型, 对于同一个AQL值和同一个样本量字码, 采用任何一种抽检方案类型, 其OC曲线基本上一致的。选择抽样方案类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产品的检验和抽样的费用,一次抽样方案的平均样本量是固定的, 而二次(和五次)的平均样本量低, 与一次抽样方案相比节省样本量, 但二次(和五次)抽样方案所需的时间、检验知识和复杂性都要比一次抽样高。另外, 从心理效果上讲, 二次(和五次)抽样比一次抽样好, 因此往往作用方愿意采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因此, 选择抽样方案类型时应将上述因素综合加以考虑。在使用GB/T 2828.1时注意, 使用一次抽样方案没有接收的批不能继续使用二次抽样方案判定。1 X- g* A6 U& p, Z9 ?* ~! t& D8 ~
|2 X- m& P I5 g
7. 检验批的组成
! X( \4 Z9 j' s& F" V GB/T 2828.1规定, 检验批可以是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 但每个批应该是同型号、同等级、同各类的产品, 且由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产品组成。5 g& J" c2 C8 I0 _. ?" n* [
& u- G) F( q- l9 k: _1 E) k
(三) 方案的检索
; T) w t% a6 `; x8 g抽样方案的检索首先根据批量N和检验水平从样本字码表中检索出相应的样本量字码, 再根据样本量字码和接收质量限AQL, 利用附录的抽检表检索抽样方案。. }; j1 C; k1 C q
1. 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 `2 u9 M' y7 H1 q0 H( t
由样本量字码读出样本量n, 再从样本量字码所在行和规定的接收质量限所在列相交处, 读出判定数组[Ac, Re]。
& i# X3 w% T" Y& q! G[例3.3-1] 在革电器件的出厂检验中采用GB/T 2828.1, 规定AQL=1.5(%), 检验水平为II, 求N=2000时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2 y4 z' a5 Z* o$ E
解: 从样本量字码表中(见附表3-1), 在N=2000和检验水平的交汇处找到字码K;用GB/T 2828.1的一次正常抽样表(附表3-2)检索出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n=125, Ac=5, Re=6 即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 (125,5)。
& Z# Q, }% o; c3 T3 X3 v[例3.3-2] 在某零件的检验中采用加严检验, 规定AQL=0.25(%), 检验水平为I, 求N=1000时的一次加严抽样方案。
' B% m( @7 p9 C解: 由样本字码表查出样本量字码为G;利用GB/T 2828.1的一次加严抽样表查得样本量字码G对应的n=32, 但是, AQL与样本量字码相交处为向下箭头, 此时采用同行原则, 使用相应的样本量n=80。 因此得到一次加严抽样方案(80,0)。
3 Y/ g* q9 A p[例3.3-3] 设某零件的指为N=30, 规定AQL=6.5(%), 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2, 试给出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的一次抽样方案。8 K- ?* r, u6 Z3 @. j
解: 由样本量字码表知, 批量30在26~50范围内, 当检验水平为S-2时相应的字码为B。应用GB/T 2828.1一次抽检表, 由样本量字码B和AQL查得一次正常、加严、放宽的方案为:
; c/ E0 W9 R) E k# a. @3 S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2, Ac=0, Re=1' E- r6 i Z. H6 c( A3 w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3, Ac=0, Re=1
; U$ r0 O0 ]7 J" F7 Q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2, Ac=0, Re=1
: S" _ k/ T7 x8 g1 t6 z+ N' `+ J[例3.3-4] 设N=500, AQL=250(%) 不合格, 规定采用检验水平II, 给出一次正常、加严和放宽抽样方案。
! @6 m$ s! j+ [) W0 Y由批量N=500, 检验水平II, 查得样本量字码为H,由一次正常抽样表得n=50, 在n=50, AQL=250(%)处无适用方案, 可以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 查得判定组数为(44,45),根据同行原则, 应使用样本量字码E,n=13。同理, 查得一次抽样方案为:) _% x B/ A! _2 E2 D+ I' F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13, Ac=44, Re=45! Q1 A. j$ t3 X: \$ F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13, Ac=41, Re=42
5 W) \+ h r2 f+ \+ i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5, Ac=21, Re=22* W- x4 B. A, y0 H$ q9 B# U
4 h5 X! }6 s, P* u% S
2. 二次抽样方案的检索方法) \ H# _: E, M
[例3.3-5] 若N=2000, AQL=1.5(%)不合格品, 检验水平为II, 求二次正常抽样方案。
# l% J% c3 p- q9 e: f+ }解: 使用GB/T 2828.1的二次正常抽样表由样本量字码K和AQL的值可得二次正常抽样方案的判定组为: (Ac Re1 Ac2 Re2)= (2 5 6 7)
& ]% a: w$ p; \# H6 G/ ^[例3.3-6] 设产品批量N=100, 规定AQL=10(%), 并采用检验水平S-4, 要求给出二次正常、加严、放宽抽样方案。8 k' L& d6 D. t2 C$ [" g
解: 由样本量字码表得样本量字码为D, 查得二次抽样方案为:! @7 Q4 g$ J3 V- R) J0 S0 W9 s6 I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1 = n2 = 5, (0 3 3 4)6 `1 e7 A2 C/ T& X0 y h# n8 R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1 = n2 = 5, (0 2 1 2)
: W$ z' j( D) G放宽检验一次抽样方案:n1 = n2 = 5, (0 2 1 2)
9 l! x, h9 i6 N' ?( o) r* z6 U% Q. P0 E
(四) 样本的抽取5 C9 j7 d! B6 ]& B2 g6 t" O; k$ d
样本的抽取原则与方法与标准型抽样检验基本相同。标准规定一般地应按简单随机抽样从批中抽取样本。但当批是由子批或(按某种合理准则可识别的)层组成时, 应使用分层抽样。在分层抽样中, 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应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成比例。样本应在批生产出来以后或在批生产期间抽取。当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 每个后断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取。# ~& I# c b! M N9 I6 p
, l( F1 E. o. j(五) 抽样方案及对批的可接收性的判断6 i. q3 L: h& r, r
在GB/T 2828.1中的抽样方案包括一次, 二次及多次(五次)抽样。根据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及接收准则来判断是接收批、不接收批还是需要抽取下一个样本。例如对于五次抽样方案, 至多抽取5个样本就必须作用对批的可接收性的判断, 即作用“接收”还是“不接收”批的结论。对于产品具有多个质量特性且分别需要检验的情形, 只有当该批产品的所有抽样方案检验结果均为接收时, 才能判定该批产品最终接收。0 F" A9 o; z# Q& s C8 q
5 @$ ]7 ]( _ d0 ~" P0 W+ V+ ?
(六) 转移规则
- q- K8 ^+ X' e% v/ t/ y BG/T 2828.1规定了三种对抽样方案的使用法, 或称三种状态, 即正常检验、加严检验与放宽检验。当过程平均优于接收质量限时的抽样方案的使用即为正常检验, 此时抽样方案具有保证生产方以高概率接收而设计的接收准则。加严检验使用的抽样方案比正常检验的抽样方案的接收准则更为严格;而放宽检验则是一种比正常检验抽样方案的样本量小、而接收准则和正常检验相关不大的抽样方案的使用方法。上述三种检验的检验严格度不同, 从一种检验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规则称为转移规则。GB/T 2828.1的转移规则如下。' ?* W/ _" U/ i# t1 r2 s3 x
1. 从正常检验转到加严检验/ G ]8 B: F1 Y" {5 q* y8 e
GB/T 2828.1中规定无特殊情况检验一般从正常检验开始, 只要初检(即第一次提交检验, 而不是不接收经过返修或挑选后再次提交检验)批中, 连续5批或不到5批中就有2批不接收, 则应从下批起转到加严检验。7 [9 D5 Y$ w- d6 {
; g3 D! W7 d* ?2 o. S$ Y5 Z- y2. 从加严检验转到正常检验
) G/ W& d6 q8 y进行加严检验时, 如果连续5批初次检验接收,则从下批起恢复正常检验。
% g! E# R/ v& z4 k8 S# d3. 从正常检验转到放宽检验' N! A; g: S: y' ?4 G
从正常检验转为放宽检验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缺一不可:
) `( B- S# [% J5 i) y(1) 当前的转移得分至少是30分。这里转移得分是在正常检验情况下, 用于确定当前的检验结果是否以允许转移到放宽检验的一种指示数。
) R/ |) h( g$ i! x(2) 生产稳定。
$ M0 x, d7 M) n! n E5 O(3) 负责部门认为放宽检验可取。
1 o. g) ]7 n6 |其中转移得分的计算一般是在正常检验一开始进行时, 在正常检验开始时, 转移得分设定为0, 而在检验每个后继的批以后应更新转移得分。当使用一次抽样方案时, 计算方法如下:
2 G+ S. ^6 \' B* Y$ L① 当根据给定的条件查得的抽样方案的接收数为0或1时, 如果该批产品接收, 转移得分加2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 e& N" _8 v' ]- ?! p例当使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50,0)对产品进行连续验收时, 样本中不合格数依次为: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l; q& \5 h( c5 ?0 ^) r/ z转移得分相应为:2, 4,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6 `7 Q! @1 F+ k' U0 R* v据此结果, 下一批产品的检验应使用一次放宽检验方案。- V5 G0 N$ j( e- P
② 当抽样方案的接收数等于或大于2时, 如果当AQL加严一级后该批产品也被接收, 转移得分加3分;否则重新设定为0。
' N, V/ T6 X5 M% c3 l [例3.3-7] 若对某产品进行连续验收, 规定AQL=1.0(%), 检验水平为II。N=1000, 查得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80, 2) , AQL加严一级为AQL=0.65(%), 此时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为 (80, 1) , 若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依次为:1, 2, 1, 1, 2, 1, 1, 1, 0, 1, 1, 0, 1, 0, 1 / p: [. o1 F$ } |, v
根据检验结果和一次正常抽样方案判定15批产品全部接收, 但其中第2批和第5批AQL加严一级未被接收, 由此每批的转移得分依次为:3, 0, 3, 6,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 M, X9 x! R( b, p& O
根据检验结果, 可知下一批应使用一次放宽抽样检验方案验收。
. Y% m# u x1 u* Z4 w- |& |4. 从放宽检验转到正常检验
* [/ x$ U @, f. t+ k2 k进行放宽检验时, 如果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 就必须转回正常检验:+ L1 q/ d" Q' F7 L7 d/ e, w
(1) 有1批检验不接收;
5 h$ s# x) u! r; k$ V% S( r(2) 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c3 C: m! s% l, }5 ]
(3) 负责部门认为有必要恢复正常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