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法草案》已向社会征得11327条意见 2008年12月01日11:26 CCTV社会与法 $ R* P5 x9 Q$ A0 l* f# { k
, J0 D% |/ C8 C- r0 F, ^' ?# M0 d- ^5 @4 G% w* W$ Y2 k4 M- C, n
; }4 c8 N9 }% y$ h. w6 P6 g 11月30日晚播出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媒体行动第五站抵达黑龙江齐齐哈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卫生部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与当众群众在克东县一家超市的节目录制现场围绕食品安全方面的话题展开对话。: z; z6 j: p. t5 s+ ~
$ {: E, ^8 {5 G# m3 | 专家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比窦娥还冤”/ i3 o/ j8 k+ J
% W0 U4 P6 } r4 Q7 C 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节目录制现场,许多观众建议政府严格加强添加剂的监管,专家注意到许多观众将三聚氰氨误以为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卫生部监督局食化一处处长张玲萍说:“我拜托在座各位,以后不要给三聚氰氨这样的东西冠以食品添加剂的美名,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添加剂。”她在现场为大家讲解,三聚氰氨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只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不是食品添加剂。另外,国家对添加剂的管理也有一整套完整管理的规则,所以只要是按照国家批准的添加剂使用,就会食品的安全性上得到保证。1 _9 x, @; s7 O& a. W8 C( a2 N
8 E8 i. X, m3 W, p' ^# b; T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小松对此做了补充:“食品添加剂在全世界比窦娥还冤,发生了大量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与真正的食品添加剂有关联,全部都与非法投入物有关。”1 {& u, g9 Q) }
, `8 t, T/ s) l7 c3 u8 C: w9 i 《食品安全法草案》已向社会征得11327条意见
% Z: {, h+ I' {0 Y) W( I1 ]* n ~
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节目录制现场,全国人大法工委常委会行政法室处长黄薇发布了一个数字,经过三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收到了 11327条意见。意见集中在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废除产品免检制度、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建议明确食品召回制度、建议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等多个方面。现场观众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7 H9 v! Z1 [6 l- P V$ A2 K
% F, Z& i' m6 b; f* [' n Z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立法者现场征集当地群众的相关建议。在场消费者提出了扩大检测范围,提高赔偿标准等建议。 n3 J# L2 p$ f. E
M* Y8 E! C0 N8 n0 F& D4 V0 r- I
农村市场食品安全受关注 胡小松建议排在第一位
2 t: ~" V& C" [& c
( ?+ A; K! n7 K, I/ u: V8 w! _1 H 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节目录制现场,中国农业大学副院长胡小松建议把农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列在第一位。胡小松说,农村普遍存在父母出去打工,孩子在农村的情况。这些孩子们吃到的食品的安全状况非常非常令人担忧。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处长黄薇予以回应,《食品安全法》非常关注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因为农村小企业小作坊食品摊贩比较多,他们生产的食品往往存在安全隐患。黄薇还介绍说,目前全国约有50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只有10万家是成规模的,剩下40万家都是规模比较小,条件比较差一些的小企业、小作坊,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生产经营发展状况,一概取缔可能还不太现实。《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必须保证卫生、无毒无害,同时有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 草案中规定,授权地方人大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8 h/ `% A5 T0 A“现在生活好了,但真的不知道吃啥安全了?”“真的很担心没有了三聚氰胺,会不会又有了四聚氰胺,五聚氰胺?”11月19日,在一列开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列车上,旅客们纷纷向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诉说困扰着自己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这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12.4特别节目“法律服务动车组”开赴第七站黑龙江齐齐哈尔时发生的一幕。- i7 r J" Z' {* [9 X9 v9 o! ^
o2 L6 F6 K0 `% U4 l: m 食品专家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7 D$ T3 z# c+ X* z5 s# P" J9 ^" T* ]- E! `4 Z
当天下午,一场热烈的探讨在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一家超市里展开。现场的许多观众把三聚氰胺等同于食品添加剂,引起了在场专家的注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胡小松郑重给食品添加剂“正名”,他说,食品添加剂并不是一个坏东西,比如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石膏作为凝固剂,给豆腐“点卤”。- L- G8 Q/ b/ c2 O' p7 g3 a4 Q+ W
$ E: [3 h0 @8 h( Y* ^ @' ~) L
受邀来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现场的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一处处长张玲萍给出了权威说法,“三聚氰胺是工业制剂,不是食品添剂。食品添加剂只要合法适量地使用,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害处的。”
- v" x8 ^' H. ]+ m4 w' u% \, _2 Y$ b+ N3 @5 X1 P$ p( J
两支小分队悄悄“进村” 歌手尹相杰“走穴”调查牛奶
* h5 r! t6 K: D4 ~, A. @
% F# T5 M2 F7 J2 _" g% M 在撒贝宁陪同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本站活动嘉宾抵达齐齐哈尔之前,早已有两支法律服务分队悄悄“进村”,在这里开始了明查暗访。其中一队由央视主持人齐奇、歌手尹相杰组成,他们从养奶牛的奶农家里开始追踪,到当地一家知名牛奶企业调查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包装下线等全过程,最后,两人来到了牛奶产品与消费者见面的地方,也就是举办“法律服务动车组”本站活动的这家超市。尹相杰表示,能够替消费者亲眼追踪并见证一袋牛奶“出炉”的全过程,虽然与自己唱歌的老本行无关,但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专家现场检验,尹相杰带回的牛奶通过了质量检测,完全可以放心饮用。6 x# ~' D" \* Q3 g/ w: l
* {' X. C, m. {# C( S7 w) Q
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法律服务动车组”的另一支小分队由央视主持人侯丰领衔,他来到当地最偏僻的农村市场,凭着他多年从事暗访的经验,购买到了几袋疑似有问题的小食品。现场专家当场作出鉴定,侯丰暗访买来的食品的确质量不合格,而且是典型的三无产品。9 I4 Z7 G) S3 g7 X: Q; S- f
+ Z* Y8 F( l! L9 D$ g
消费者呼吁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相关负责人现场作出回应
( X. M% \* \) {# k2 r/ ]- |% `, J! k9 i' j! n
在当天“法律服务动车组”节目录制现场,已经三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和已经迅速出台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引起了在场观众的重点关注。他们纷纷对前来参与节目的职能部委相关负责人提出建议,例如加大惩罚力度、废除产品免检制度,尤其强烈呼吁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对此,国务院法制办农林司副司长刘时山现场做出回应,多头管理、责任不够明晰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进入立法层面。已经出台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就明确了对企业惩罚的规定,强调企业的第一责任,食品如果一旦发现问题,产品就要被强制召回。: c" |5 q" H( ?- b+ l$ T
) o, \' }$ h/ o- D
“法律服务动车组”是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为迎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推出的大型媒体行动。这一节目将从11月26日至12月4日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在每晚19点55分播出,其中齐齐哈尔站的首播时间是11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