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6-1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sinmk于2009-06-16 15:30发表的 :( |; F7 i& F$ O, D) i
$ f. N& P* @5 }) t8 d ^9 ^" [
文采不错,写得非常详细,1 y( l: c& w$ A5 v( w2 j
个人觉得,总经理的发言稿应该突出对体系运作审核的高度重视及关注,还有就是给予审核组的权限声明就可以了,具体的安排事项就不要在总经理的发言稿里体现。。。。。。, l9 @! @/ d3 k- D
也就是说, 这篇发言稿,可以简写前面的那个说明体系的话语。。。。 感谢版主非常好的建议,下次做内审时正好采用.现把管代和总经理末次会议发言稿也传上来.4 Q( m7 v1 s) W
内审末次会议总经理发言稿
+ u K j! F4 U, u/ N' O- T- o首先,很感谢大家今天一整天辛苦的审核工作,各个部门也都非常积极的配合了此次审核。
0 m1 m: E" k0 _; A" {这次内审的方式采用的是内审员提问和交谈、查阅文件、观察和检查工作现场、验收和收集证据等方式进行审核。这次检查我们采取的是抽样调查的方式,因此,审核结果难免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所以审核发现问题的多少和受审核部门的成绩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符合项多,并不表示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好,相反,没有不符合项或不符合项少,也不能说明部门的工作就做得十全十美。发现问题的部门并不一定就是责任部门,所以不要害怕发现问题,关键是找出产生问题的真正根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5 B: n0 i7 [0 ^1 G+ u7 N
针对此次内审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两点要求:& w( P! I5 O5 V) \ r* V# H7 M6 l
一、平时的工作中,各部门经理要带头认真学习程序文件,掌握流程,带动下属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对照文件查操作,找出实行过程中的不规范之处,并按文件要求改进。我们的产品是推向市场,推向顾客,而不是推向领导。& Q- ?3 W, W% s4 z% h! m! y
二、如何整改的看法:内审不是目的,是手段,要正视发现的问题,会后各部门要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完善,尽量减少生产中的失误,保证质量。为迎接外审打下良好的基础。
" i9 |4 D3 \8 ~
" \9 P7 X2 y6 ~) i审核组长在末次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
: U# k5 X1 F7 Q" g G- D1、一天的内审工作是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从中感到我们找回了一样关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东西――执行力。最高管理者专注的焦点,以身作则。尤其是总经理在执行上“严于律己”亲力亲为,很好的处理了内审实施的制定与执行力的关系。) a4 \0 L* e4 s
2、各小组内审员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说明审核观察结果。
( `3 h* S& k( W8 H( j4 r4 {6 E详细内容(略)
6 o( h: j+ X4 t4 }4 [3、审核组长澄清或问题受审部门提出的问题4 P9 [% I' ~1 }2 ?2 a3 x
4、审核组长大概总结此次审核结果及建议
: e7 ~- n- Z, ]6 r, H本次审核经过各部门同事协作、配合.从审核过程来看,发现的问题点总共有 个,较集中体现在如下单位: 管理者/管理者代表: 个;人力资源: 个;工程部: 个; PMC部: 个;零件制造部: 个;货仓部:_______个;采购部 个;品质部: 个;生产部: 个;实验室: 个; 资讯部: 个;文控中心: 个;针对以上问题点,审核员将于12日之前按照体系的标准条款判断哪些属于不符合事项,相关审核员将于下周一前全数开出相关<<纠正措施报告>>给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应于2009年6月20日前在《纠正措施单》上回复纠正及预防措施,并将《纠正措施单》返回给相应内审员。于6月25日前完成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内审员针对回复的纠正措施单再作一次查核,以确保缺失已改善,并在《纠正措施单》上签名结案。因6月29~30日外审,请所有内审员跟进,在外审前结案所有的纠正措施单,返回至文控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