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说, 一个成年男子早饭吃一个根油条,一碗豆浆再加一个大饼就饱了. 如果一定要问为什么的话, 只能说这是个经验数据. 偶尔也有人吃5个馒头还觉得饿的. 所以只能说是平均数据是如此./ ^! u7 u" @# |' U' t
# \( _8 O, N+ H' A: ]根据IEC的标准, 触电是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感觉来分的.
* Y# ]6 z1 @7 G% U% T+ t
) }- L- Z* k- h& K+ l$ ~0 N# o4 i1.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有效值),称为该概率下的感知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IEC取0.5mA, 这个电流和时间没有关系.
: f" z' ]0 G! m- ]5 T1 W ]8 [
, e; S# X1 f& Q7 H7 G+ J. Y/ Z2. 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感知电流时,肌肉收缩增加、刺痛感觉增强、感觉部位扩展。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收缩、痉挛,触电人将不能自行摆脱带电体。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该概率下的摆脱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这个IEC取为10mA. 如不能摆脱, 在较大电流长时间下人体将遭受伤害甚至死亡.: {- n. L: I; h& e
p/ w/ e, T: n" i9 E3. 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称为室颤电流,室颤电流的最小值称为室颤阈值。室颤电流是短时间内使人致命的最小电流。室颤电流受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种类、人体生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 ^9 J5 C% l2 z" T6 J! m6 a+ [, N5 E. l$ l3 S1 O5 X7 [
IEC 60479给出了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小于30mA人体就不致因发生心室纤颤而电击致死. 这也是为什么把RCD的动作电流定为30mA的理由.5 G2 z9 [9 B4 e! B6 `
2 M, W5 B4 b# c; G' V& _至于说为什么是30mA, 10mA, 0.5mA, 这个是通过大量试验和经验数据得来的, 大多是在动物身上试验, 尸体上有一部分, 人体上据我知道只有一组数据. 然后根据统计得出平均值的.9 C' S) A) F; m# p
. I7 Y8 A# J V. r& G0 ?楼上问得那些也是经验数据. |
|